vat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atang

博文

谈谈规划

已有 2781 次阅读 2013-1-2 14: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伪科学, 人行道, 公交车上

其实无论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抑或国家活区域的事业发展规划都是用伪科学包装下的长官意志。规划师们与行政长官互相妥协,而规划师妥协的最多最彻底,他们用伪科学的规划理论和精美的图纸甚至是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现长官心目中的未来场景,而长官则会对上级或者民众说:看,这就是我们决策的科学依据。
今天早上青岛下了雪,比上一次要大得多。我从公交车上下来进校园的时候,水泥路上的雪已经被过往的车辆碾压成灰黑色的冰水泥混合物。当我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行进时,不可避免的,鞋就湿透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一路走来,下半身基本溅满了泥点。这个校园当初建设的时候当然是要做规划的,也许还会请一些国际知名的规划设计公司,图纸肯定很漂亮,布局也一定很合某种“理”,建设起来后也看起来很有气势,很有自豪感,但这难道就是规划的全部吗?
我觉得我们的规划里最缺乏的,就是“人”的因素。我觉得人应该是一切规划的核心,而我们的规划所考虑不到的,恰恰就是人。
例如这条路,规划的时候考虑的肯定只是车。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路旁边有人行道啊,没错,人行道不足一米宽,而且还在其上种上了树,这是给人走的路吗?
我知道规划师肯定会有一大堆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安排。例如车辆已经成为现在交通的主流,例如节约用地的理念。没错,节约用地是对的,所以才要好钢用在刀刃上,现在的关键是,什么才是刀刃。按现今这种规划,楼房、车辆、绿地、广场,喷泉、水榭这些是长官心目中的“刀刃”,而人,我说不准在长官心目中是一个什么地位,也许是包袱,也许是累赘,也许是麻烦,也许是工具,但就不是一个像长官一样的活生生的人,我甚至怀疑,长官和规划师们有没有把自己当人。 
一条人行道有没有那么重要?作为校园外人士,我想多半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对于校园内人士,学生抑或老师,一条人行道至少可以实现人车分流。至少安全是有得保障的。车行道有排水设计,因此路的两边会比中间略低,这样便于水向两边富集,如果没有人行道,行人走在两边,逢到雨天,就不堪其扰。被车辆飞驰而过溅到一身泥水的行人与坐在车辆里的人们自然就会产生敌对的分离感,这显然是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的。试想一个老师刚在课堂上和学生做了亲密接触,转眼就匿身于车中,和学生在同一条道上渐行渐远,这是多么的滑稽与可悲呢。
一条人行道不仅可以提供安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丰富校园生活也非常有必要。人行道足够宽阔,孩子们可在其上玩耍,情侣们可在其上漫步,行人们可以驻足,参观者可以悦目。 一条人行道,可以增加多少“人情味”呢?而一个校园,你觉得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建筑、空旷荒凉的广场草地重要,还是到处洋溢的
温馨人性更重要?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你小子不就是下雪天湿了鞋吗,至于扯那么远吗?我觉得至于,我甚至觉得这是人生全部的意义。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与发现,除此之外,你能找到什么意义?钱挣再多,除了安身立命,其余都是数字,除非你能用于更有意义的事业;官做再大,超越了你能力所限,越大越危险。 如果你被这些蒙蔽了双眼,必会错过许多沿路的风景。何况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有得必有失。失之东榆,得之桑榆,在时间维度上,色即是空,何必强求。
我在青岛辗转居住个数个地方,各个区的情况还算比较了解。青岛以市南为荣,以李沧为耻。个中原因,无外乎市南沿海,建设比较早,在“现代化”上比较先进,更通俗点说,市南住的有钱人比较多,高楼大厦比较多,好车比较多,公园比较多。而李沧呢,至少在过去的时候,是贫民区,或者用主流词汇来描述就是棚户区比较多。但这只是第一感观上的差距,对于有长久居住体验的人来说,会有切身体会,就是李沧区,尤其是水清沟和沧口车站附近,是生活非常便利的地方。那里虽然看着不顺眼,但是住起来却舒心,物价低,各种小商业非常齐全,各种自发组织的社区活动也非常丰富,孩子和老人们都能找到玩伴,生活其乐融融。而市南区,排除游客的影响(可以参考冬天)很多地方都是死气沉沉,如果没有旅游业在支撑,我想像雕塑园之类的地方多半都会荒废掉。在政府的规划下,大剧院、体育场、音乐广场……看起来气派,但都是人气稀缺的地方。可见一个地区的生命力并不取决于规划师和长官的想当然。
在青岛的规划中,曾一度在海尔路两旁规划了所谓的“双CBD”,但是至今没有看到有什么商业繁荣的气象。反倒是一路向北的李村忽然火热了起来。很多年前我就预感到李村会火。当时的高房价把人一路向北逼退,而商业的核心是什么?不是写字楼,不是海景,也不是什么雕塑或者高雅生活的大剧院,商业的核心就是人。哪里有人,哪里才有商业的繁荣。十万人才可以养活家乐福那样的超市,而这十万人的效益又和家乐福距离他们的远近不同而不同。高房价最早摧毁了中山路,火爆了台东,而今必然要火爆的就是李村。只要李村聚集了足够多的人,什么家乐福、佳世客,什么利群,什么万达,他们都会随人而动,人走到哪里,他们必然追随建设到哪里。而我们的规划,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单单一厢情愿的在图纸上划分这个CBD,那个CLD,显然是冒失和可笑的。我们的规划经常该来改去,和这种一厢情愿的伪科学依据不无关系。
我对规划的了解还很浅,在规划师的眼里,像我这样的门外汉应该虚心学习才对,上来就批判显然是不够明智。但我始终认为,不把批判当忤逆而当成探讨的才是真正的学者思维。毛主席说学习就是一个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不管毛主席做过什么,他这句话还是没错的。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不因否定一个人而否定他所有的思想,不因否定他的思想而否定他整个人。坦白说,在规划里我并没有见到多少可供实践检验为科学的东西,反倒是一大堆不科学的东西连我这个门外汉都忍无可忍了。那么,作为规划者们,是不是需要认认真真的反思反思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4817-648865.html

上一篇:关于博士去做中学教师那点事
下一篇:天晴了
收藏 IP: 121.251.234.*| 热度|

2 李汝资 庄世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