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chen

博文

六个一破解科学家早夭现象

已有 3553 次阅读 2021-11-21 21:12 |个人分类:英年早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年来,随着科研人才越来越多,科研要求越来越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压力的日益增大,网络热词称之为内卷,很多青年科学家英才早逝,令人扼腕叹息(科学网—为什么科学家早夭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 李侠的博文 (sciencenet.cn))。

       有的科学家就像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有的科学家,却能学司马懿,抓大放小,举重若轻。诸葛亮虽然比司马懿更聪明更能干,但是没有学辩证唯物主义,不懂两点论和重点论,结果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了。

    为了科学家的身心健康,为了科学家早夭悲剧不再重演,确保我国科研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六个一”对策:  1年最多新增主持1个项目;1个季度最多发表1篇论文;1天锻炼1小时1个学期上1门课;1年最多申报1个奖;1个学期做1个学术报告。其核心思想在于少而精,少而美。 

    六个一简称六一,六一是儿童节。科学家保持儿童的童心,才能开心快乐,保持对科研的兴趣,获得科学探索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自觉六个一,天天似六一,年年过六一,开开心心地搞出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的科研成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1313386.html

上一篇:此长彼消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下一篇:三国三大智者的人生给科研人员的启示
收藏 IP: 218.104.225.*| 热度|

16 苏德辰 郑永军 张晓良 王安良 武夷山 卜令泽 李斐 周忠浩 宁利中 杨正瓴 刘立 刘秀梅 唐小卿 王兴 梁洪泽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