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防震减灾科技有多大进步?

已有 3922 次阅读 2013-5-11 13:44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汶川地震, 防震减灾, 科技进步, 芦山地震

一样的镜头,一样的画面,一样的生离死别,一样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救灾。从汶川地震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到芦山地震依然是这样的画面。

一样的龙门山断裂带,一样的地震学家,面对灾难应反思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尤其是提前做了什么?

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与汶川地震时相比,救援响应和措施有了显著的进步。其它方面呢?在此,俺也强调一下,震后救援必须在灾情快速评估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免得一窝蜂地扑向灾情并不严重的地区而浪费资源,起到【事倍工半】的效果。

在强震预测、建筑抗震、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措施等方面,专家们在5年的时间里,你们在忙些什么?做些什么?

不要抱怨国家给了你们什么?扪心自问你们为国家做了什么?

"Ask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country." 这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名言。

5年了,地震危险性评价有进步了,专家们在震前确实说过“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地震危险性增大,有可能发生强震。”汶川地震属于“毫无察觉”,而芦山地震是“早有察觉”,这也是进步。但地震危险性评价与预测不同,危险性评价一般只给出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地点,有时还给出中强震或强震的判断,但震级范围跨度大,比较模糊,显然6级震和7级震的破坏性明显不同。其本质的区别是:地震危险性评价说的是“可能性”,而预测说的是“必然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5347.html

5年了,在强震预测研究领域,地震学家们的科研没有实质性进展。

5年了,还想从电、磁、重、形变等方面找到突破口,可能吗?过去不是一直这样做嘛,实践不是已经证明这样走此路不通嘛。不通的路子,为什么还要坚持走?如果从此路不通的路子上走出新路,也得有独辟蹊径的新招啊。问题是,有吗?想出来了吗?

有些国外地震学家们,不从强震孕育机制上想办法,误入歧途,异想天开,单纯想依靠【动物】、【植物】异常等,预测地震,这能有谱吗?有网友反映“南昌市地震局大院内养若干条大狗,每晚11点必狂吠,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周边居民不堪其扰,多次反应均无果。南昌地震局回应说“养狗为预测地震”。呵呵,狗每晚11点必叫,【地震们】也没来呀?木法,幽默的人太多。预测强震不能靠蒙,靠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永远玩不出名堂。

研究发现德国红木蚁或可预测地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6779.shtm

寻找真相:含羞草是否可以预测地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5408.shtm

俄科学家提出预测地震新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144.shtm

南昌地震局大院狗吠扰民 回应称养狗为预测地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7612.shtm

5年了,地震专家们的作秀能力有进步了,甚至有些学者连预测必须包含时空强三要素都不知道了,连预测必须有科学方法都不知道了。

在地震烈度区划方面,对芦山地震而言,我国确实与时俱进了,有进步了。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地震学、地质学、历史地震、所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等资料经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由中国地震局主持编制,是我国各地开展地震设防各项工作的技术法律依据。受当时的科技进展所限,地震烈度区划具有如下特点:(1)基于地(强)震不能被预测(报)的现状;(2)针对一个区域;(3)理论依据不足,是经验性的。

【芦山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天全县、宝兴县的抗震设防烈度分别为7度和8度。这是在汶川地震后上调的结果。】这说明地震部门是有作为的,由【20085.12之前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也就是不设防】,上调到7度和8度,说明地震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该地区的强震危险性。上调到几度合适呢?在建筑使用寿命范围内(一般为50-70年),有没有强震发生?这又涉及到强震预测问题。预测问题是抗震减灾的核心问题,必须解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685180.html

不知灾后重建的建筑抗震是不是过关了?请搞结构抗震的童鞋们分析一下。5月初,听从芦山灾区回来的几位建筑抗震专家讲,汶川震后按上调后的烈度区划新建的建筑物,经受住了7级地震的考验。

至于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救灾物资准备、应急预案等,应在提前知道某地有没有强震发生的前提下,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有大作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近5年的时间,学者们夸夸其谈了不少,相关论文发表了不少,项目也忽悠到了不少,但为抗震减灾事业做了多少实质性贡献?再次面对电视上生离死别、催人泪下的画面,不觉得汗颜吗?不觉得有愧吗?

实质性的抗震减灾实效,来自于学者们脚踏实地的工作。学者们的相关科技研究工作没有重要进展,政府的有关减灾措施更是【空中楼阁】。

俺为此建议,要多当事前诸葛亮一样的专家,不当【事前猪一样、事后诸葛亮】一样的专家。

芦山地震已经过去了,面对下一次强震、大震乃至巨震,搞预测的学者们应事前预测,而不要放马后炮作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至理名言啊,学者们该知道以后怎么做了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8764.html

上一篇:青年基金申请项目评审,如何体现公平?
下一篇:和徐晓博士,专家如何秀科普?
收藏 IP: 124.166.230.*| 热度|

3 徐晓 吕洪波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