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量变可引起质变”,即多发表论文,自然会提升科研质量。果真如此吗?
近日,在PNA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Slowed canonical progress in large fields of science》,对上述量变-质变问题给出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篇文章通过定量分析241门细分学科的9000万篇论文的18亿次引用,指出:
(1)大量论文的发表不但没有加快研究范式的更替,反而巩固了经典研究。
(2)那些可能蕴含颠覆性观点的创新论文正面临出版难、阅读量低、引用量少的困境,并且未随时间的演进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3)如果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仍然以“数量”来衡量科研能力,而不是关注科研质量和影响力,那么论文的暴增将从根本上阻碍科学的进步!
为多发表论文,科研人员必然要撰写更多的论文,这肯定会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如表述严谨性、逻辑结构清晰性、前后一致性),但若说能提升科研质量则过于牵强。质量主要由论文“硬核”决定,而“硬核”取决于创新质量和意义,这通常需要科研人员以独辟蹊径的思路求“宗”,并通过深度和长期探索才可能实现。虽然好的表达可提高论文易读性,但“硬核”的价值不会改变。从非线性科学角度来说,量变若能引起质变,必须有“非线性作用”参与其中;否则,只会有量的增加而无质的变化。在我看来,该“非线性作用”对科研人员而言,是创造力;对论文而言,是创新质量和意义。当然,原创是最高程度的创新,其价值巨大,是有志科研人员应追求的崇高目标。
若为发表论文而论文,不少科研人员自然会选择易上手的跟风研究,以多出和快出所谓的成果,进而获得更多的名利。久而久之,其因习惯于不太费脑细胞的研究导致创造力衰退难以做出卓越成果,还会沉浸于“著作等身、成果丰硕”的幻觉里而不能自拔,以至于虚度此生留下无尽的遗憾。显然,这些鸡肋成果基本不会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库增添有价值的贡献,也不会显著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只会浪费资源且增加文献检索的难度。
看论文数量,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了,但量变引起质变了吗?为啥在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科学原理、定律等方面几无建树?为啥在卡脖子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为啥目前只有土生土长的屠呦呦一人获得了诺奖(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奖)?反观日本,人家做科研既不追求论文数量,也不以发表顶刊论文为目的,结果自2000年以来几乎年年拿诺奖。但愿这篇PNAS论文的研究结果,能给大家以醍醐灌顶之洗礼。
为纠正以论文数量为英雄的错误倾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科研评价政策。可喜的,近些年我国已连续出台了多项破“五唯”新政,确立了以创新、质量、贡献为目标的新评价导向;若各研究机构能把其落到实处,且科研人员回归科研初心,则可加速我国从论文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