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漠视影响因子日,卓越成果涌现时 精选

已有 8727 次阅读 2021-7-1 11:52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每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放榜日,都能触发我国学界的“蝴蝶效应”——关注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者众。由此看来,我国学界已对此“上瘾”,“瘾子”指数直线上升;反观欧美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学界都比较淡定。元芳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狄阁老答曰:“这里必有玄机。”

我国学者之所以过分关注影响因子,是因为诸多科研院所用此评价学者的科研成就,这自然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即“银子”多少问题。评“帽子”、职称与奖励等,评审专家看重的是SCI论文数量,数的是影响因子点数。此种不良倾向在国家破“五唯”政策出台后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学者们门清,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不是评价某篇论文价值的指标。在我看来,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大都为跟风的“热点”研究,尤其是“噱头”类文章更易发表。例如,有些学者在NS上发表过诸如“台风可能是引发地震的重要机制”、“现在的地震可能是历史巨震的余震”等吸引眼球的论文,但这都是搞不清地震产生机理得出的“乌龙”认识,是错误的解读。这些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不但没有神马学术价值,而且容易误导后来者——误人子弟。

洋大牛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研究的质量在于能够提出有趣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家,无论如何,你的国家(中国)和我的国家都需要解决科学事实science fact这个问题;你们的关注点都错了,你们都关注于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文章,这其实是在帮倒忙kiss of death,你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科学中的真理truth in science 关于此,2018年诺奖得主本庶佑也曾强调:“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论,因此不受人待见,评审专家会提很多负面意见使你的文章上不了顶刊;迎合时代风向的文章比较容易被接受,否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认可。

众所周知,科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找到描述自然现象演化的本质规律。因此,评价一项科研结果(理论类,下同)是否有重要价值,取决于:(1)客观性(正确性);(2)意义。

如何评价某项科研结果的正确性呢?按照公认的科学标准需要:(1)满足逻辑自洽性;(2)通过实证。对前者,懂得科研范式的学者应深谙此道,否则该去跳广场舞啦;对后者,不少既得利益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拿影响因子当“豆包”以替代实证这个“硬通货”,这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惹的祸啊。

通常,某项科研结果发表后,需要经历长期的检验过程,才能判断其“真伪”,才能知晓其意义。华罗庚先生倡导的“早发表晚评价”也说的是这个道理。任何科研结果发表后,只有那些通过了同行长期的逻辑校核与实证检验后的结果,才能被认可;否则,不可能被传承。纵观科学史,能否被传承取决于科研结果的客观性与意义,而不取决于发表结果的期刊级别。

我国不少学者之所以快速起家,主要是因为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这些人光环加身后,以“影响因子越高、论文价值越大”误导学界,即以影响因子取代长期检验。这导致了学界急功近利思想的蔓延,导致了学界浮躁虚夸之风的盛行。对这种错误思潮,该给予当头棒喝。近些年,国家层面实施破“五唯”新政,就是及时止损的当头棒。若能坚决贯彻之,前景可期。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国学界只关注论文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期刊的级别,像欧美学界一样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淡然视之的时候,说明我国学界真正明白了科研的真谛。如此,更加合理的科研评价政策才能生根,真正卓越的科研成果才能涌现,我国才能从论文大国成为科技创新强国。

相关:

有不想发表顶刊论文的科研人员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74481.html

不要把顶级刊物论文与顶级成果划等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96279.html

树立正确的论文价值导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389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93603.html

上一篇:博士生如何做高难度的力学实验?
下一篇:以奥卡姆剃刀律指导科研进程
收藏 IP: 59.109.156.*| 热度|

42 谭平连 杜永军 焦飞 曾杰 高友鹤 陈南晖 黄玉源 杨顺华 吴超 刘立 姚伟 帅凌鹰 鲍海飞 沈兆勇 李义天 杜占池 黄永义 段含明 安海龙 晏成和 许培扬 王林波 苏盛 钟定胜 卜令泽 杨正瓴 左小超 牛凤岐 赵振明 朱江峰 胡爱国 刘金涛 姚晓 徐长庆 周清 陈万浩 庞峰 梁洪泽 王涛 张坤 杨金波 NTUZY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