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外某大学饭厅,几位在一张饭桌上吃饭的人士,不时小声交谈,偶尔比比划划,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场景1:我今天有个新想法,你们有兴趣听听吗?其他人异口同声的说:想听,快说吧。
场景2:我发现过去的某理论有缺陷,且已想出了改进的方法。还没等其说完,有位美女教授抢着说:太好了!明天去我们哪儿讲讲。
场景3:我看海报得知某知名教授要来化学系讲座,门票200美元一张,我已买了一张。其他人立马问道:还有票吗?
以上场景并非虚拟,而是我根据石毓智先生的文章《斯坦福大学何以后来居上?》【1】加以描绘的。
在这篇文章中,石先生谈到:“观察人们吃饭时谈论什么,是了解他们内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的最佳窗口。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的人,就是一种执着,这是干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我对这些人吃饭时谈论什么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谈论的几乎都是与自己的研究、学习、工作有关的事,没有听到一次是有人在议论别人是非的,也没有人传播社会上的八卦新闻,甚至像体育、政治这些大众话题也几乎听不到。他们是把吃饭作为工作时间的延伸,相约的往往不是私人朋友,而是与研究、学业有关的人士。他们在吃饭中间交流信息,激发灵感,寻找合作契机。整个饭厅几百号人同时吃饭,但是一点不觉吵闹,大家都是在平静交谈。”
只有短短120年历史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已有近30人获得诺奖,无论与世界名牌大学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能与之争锋者鲜见。这是为什么呢?从上述场景或石先生的观察可见一斑。
结合石先生这篇文章的观点,我认为科研人员要做出高创新性乃至原创成果,需做到以下四点:(1)富有捕捉新思想的敏感性;(2)善于吸纳新思想;(3)经常思考最根本的问题;(4)沿着可行的新思路执着探究。如此,即使平庸的人也可能做出高创新性成果,而那些天资好的则极有可能做出原创成果从而成为科学大师。
我也曾留意过国内科研人员在食堂吃饭、朋友聚会时的聊天话题,几乎以八卦、是非、扯淡等为谈资,鲜有涉及学术方面的;即使偶尔想围绕某人的新思想深聊几句,因其他人不感兴趣时常被打断而难以为继。更可悲可叹的是,相关科研院所明明知道某些人有新思想和突破性成果,也不会邀请其进行学术交流,而是会邀请能为单位带来利益的大咖讲老掉牙的工作。这些均反映出其骨子里并不热爱科研、对学术没有激情,如有的把科研当成了谋生的职业,有的把科研当成了升官的阶梯,有的把科研当成了攫取名利的工具。
每到诺奖季,我国学界的“诺奖焦虑症”就会复发一次,分析“病因”的文章见诸于各种媒体。为“对症下药”,我开出的“药方”是:(1)改善科研环境;(2)有志科研人员保持定力【2】把科研当成事业,且按上述四点静心攻坚克难。照此,我国科研人员频得诺奖的前景可期。
参考
【1】斯坦福大学何以后来居上?
https://www.sohu.com/a/276159086_65908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971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