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研目标——夺冠 精选

已有 8485 次阅读 2020-10-5 10:29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夺冠

正在热映中的影片《夺冠》,诠释了几代中国女排历经浮沉却始终以争夺冠军为目标的传奇经历。随着《夺冠》的热播,“女排精神”——知难而进、拼搏进取、永不言弃,又一次被唤起,其凝聚了理想的追求、奋斗的价值、精神的力量。“女排精神”不仅仅是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更成为中华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大家知道,国力主要取决于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则取决于是否主宰了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这意味着,获得的科技成果冠军越多,则国力越强盛,也才能赢得更多的尊重。关于在自然科学领域夺冠的重要性,诺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曾指出:“自然科学研究是竞争性的,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

诚然,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技术领域,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夺冠何其难也!要夺冠,除国家层面提供宽松、宽容、宽厚的社会环境且树立崇尚原创的价值导向外,还要求科研人员:(1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2)胸怀大志善于超越自我;(3)以好奇心驱动探索未知事物;(4)具有超凡的创新能力;(5)甘于清贫寂寞献身科技;(6善于瞄准且从事第一流的工作。何谓第一流的工作呢?诺奖得主本庶佑先生给出了解答:“做别人从没有做过的工作,或力争将现有的定论推翻。”

科技领域的深挖和拓展需要后来者的应用和延伸,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些科研人员量力而行做“从1N”的工作,也无可厚非。然而,“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夺冠的科研人员不是真英雄。当学界论真英雄时,关注的往往是开拓者所做出的“从01”工作。从历届诺奖看,其颁发对象就是这类原创者,即使后人做出了更好工作,也往往与诺奖无缘。

如果我国学界弘扬“女排精神”,树立以夺冠为荣、以当配角为耻的良好风尚,如果我国有更多的科研人员热衷从事原创研究,而不再一窝蜂地追热点、赶潮流为论文而论文,则将会彻底改变我国在原创成果方面几无建树的局面,那时候的“诺奖焦虑症”也将不治而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53251.html

上一篇:诺奖得主田中耕一超越自我之启示
下一篇:保持对新思想的敏感性才可能得诺奖
收藏 IP: 59.109.159.*| 热度|

25 武夷山 张淑扬 檀成龙 雒运强 杜占池 张坤 曾杰 卜令泽 吴斌 刘立 杨正瓴 刘玉仙 徐耀 李毅伟 王庆浩 徐长庆 杨金波 郑永军 王洪吉 陈万浩 任文龙 朱林 王茂清 晏成和 谢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