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医术:防治疾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应用学科的特征

已有 3302 次阅读 2012-12-21 12:03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中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内经, 中医学, 应用学科

    毋庸置疑,中医学具有应用学科特征,数千年来,我们伟大民族正是借助中医学,有效地防治各类疾病,维护着人民的健康,保证了民族的繁衍昌盛。

    历史上,中医学在应用领域的突出成就比比皆是。就临床治疗学而言,早在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即运用砭石、针灸、按摩、药物、熨贴、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在内、外、儿、妇、五官等科的治疗中,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公元二世纪时,名医华佗在世界上最早应用药物麻醉进行剖腹手术,而他治曹操的头风病,针之应手立愈,更为妇孺皆颂;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伟大医学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内经》等中医理论指导下,汇集前贤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的两大辨证治疗体系,由于它们建立在科学的、实践的基础之上,因而迄今依然被广泛运用。稍后,古代医学家们发明了用水银制剂治疗疥癣恶疮,并倡导食物疗法,脏器疗法等,如用高营养的大豆、牛羊乳等治疗脚气病,用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治疗缺乏此类物质所致的夜盲等症,用含碘较多的海藻,昆布等治疗主要由于缺碘所致的瘿瘤,公元三世纪即开始以狂犬的脑敷贴狂犬所咬的创口来防治狂犬病……。诸如此类,不仅一直被成功地运用于历代临床,以解除病患之苦,而且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均为现代科学所证实。所有这些临床应用上的成就,都是世界医学史上意义深远的创举。

    在其他应用领域,如预防医学、药物学、食疗、养生等方面,中医学也成绩斐然。仅以预防医学为例,早在周代,就制定了许多合理的卫生制度;秦代建立了麻风病隔离病院;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记载的导引图、华佗五禽戏,都说明我国医疗体育源远流长;东晋时期的传染病学已达到相当水平,最早论述了天花、霍乱、恙虫病等的传染和预防,如晋代的葛洪详尽而准确地描述了沙虱(恙虫)的生活形态、发病多见地带、临床特征、传染途径、预后及预防措施等,而国外的类似研究则要晚1600多年;晋唐以后,在预防医学方面的进展也层出不穷,特别是宋代起开始出现的人痘接种,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流行,并几经辗转,传至西方,发展成为现代的牛痘接种法,为人类从地球上最终消灭烈性传染病——天花,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一发明亦成为现代免疫学的发端。又如,在应用药物方面,世界第一部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初唐时期,较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药典,早了840年;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药学专著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此书问世后风行世界,仅英文译本即达十余种。食疗领域,元代出现了一部专著《饮膳正要》,详述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高营养物的烹调法、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由于此书特殊的科学价值,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倍加称颂。而在法医学等应用分支领域,中医学同样成绩卓著。春秋史料中已记载有法医鉴定,十世纪则出现了有关法医学的书籍,到了宋代,此类书籍大量问世。其中,宋慈的《洗冤录》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专著,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查、死因鉴定,和当时可用于自杀或谋杀的各种毒物分析及急救、解毒等方法。此书曾被译成朝鲜、日本、英、德、法、荷兰等国文字,流传于国际间,而国外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则是十七世纪问世的。

    中医学在应用学科领域不仅有着成就辉煌的灿烂历史,更有着疗效显著、为世人瞩目的现实。对于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常有良好疗效;对一些疑难杂症、痼疾沉癖,也常能“起死回生”。如某国国家元首患病,痛苦不堪,曾邀请美、英、法等国医学专家诊治检查,确定为左肾大量结石,功能消失,只能手术摘除。患者不同意,转请我国中医治疗,先后91天,排出大量结石,自觉症情大为好转。再请美、英等国医学专家复查,发现左肾功能居然恢复。此事一时轰动世界,被誉为是“社会主义中国中医学的奇迹”。又如,中医的针灸治疗,对几百种病症的治疗都疗效确凿,并且取效较快,不受条件限制;更加上既无药物过敏、耐药性及副作用等药物治疗的弊端,又不造成手术创伤,经济简便,故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治疗手段。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征,在防治疾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代,它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旺盛生命力之所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644939.html

上一篇:学会适当调低期望目标
下一篇:全球健康研究报告显示 人类延寿疾病相伴
收藏 IP: 116.226.3.*| 热度|

4 陈小润 许培扬 李土荣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