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科普: 生活污泥处置的目前状况

已有 3928 次阅读 2017-9-26 19:3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常见污泥类主要有生活污泥、农林渔牧食品业污泥、清淤污泥三类,仅以生活污泥计算,至2015年我国生活污泥年产量为3500万吨,平均污泥产量为污水的0.05-0.08%,目前各地政府对生活污泥处置预收费用为0.4/吨废水,折合预收污泥处置费用500-800/吨,由于雨污分离不佳问题,实际预收污泥处置费用低于该值;目前政府对污泥处置补贴通常为:焚烧处理:500-1000/吨左右;前置处理:150-300/吨左右,物流费用100-200/吨左右。

我国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烧等方式,这四种处理方法的占比分别为65%15%6%3%,无害化处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生活污泥调查处理成本为:

                                  建设费用(万元/吨)                       处置成本(元/吨)

填埋                        15-20                                          60-120

 堆肥                            5-40                                                   150-200

干化                             40-50                                                  100-300

焚烧                             40-50                                                  300-700

 

 

填埋场目前奇缺,干化场所和设备严重不足,主要处理方式逐渐偏向堆肥与焚烧处理。目前国际上主流研究方向还有炭化(制造生物炭)和湿式催化氧化(制造液肥)两种,炭化研究主要见于欧洲,是利用干污泥700摄氏度热裂解生成生物裂解气和生物炭,生物裂解气可回收,生物炭可作为林业土壤改造剂,特点是设备投资大于焚烧处理但运营成本略低于焚烧处理,有二恶英产生,生物炭对土壤改造能力有质疑,尚未大规模推广;湿式催化氧化是将污泥在高温临界水反应器下进行水解和氧化,由于高昂成本目前尚不具备推广能力。

 

上述不同污泥处理集约度和二次污染比较

填埋:可实施分散或集中异地处理,场所受制于填埋场容量和位置。要求出厂含水率低于60%。有明显恶臭。二次污染主要为垃圾淋滤液。垃圾淋滤液目前处理成本大约为75/吨,处理难度大。

堆肥:分散处理为主。液肥型——污水厂原位处理主要是厌氧发酵处置减量(如北京小清河)、好氧发酵罐处置减量(如德国农村),对含水率要求可以放松到80%以上,液肥污染程度低,主要与农林业用途挂钩形成产业链,如德国的BIO农产品生产。我国污泥有机物含量较低,运行的成功率很低;固肥型——一般为异位处置好氧微生物堆肥,要求含水率低于60%,需要进入大量植物碎屑等通气剂,堆肥时间通常为15-30天,有明显恶臭出现。二次污染主要为废气,目前处理难度大,民众反映强烈,难以大规模推广。

干化:自然异地集中处理,需要有大型堆场,热干化成本较高,可原位处置,干化处置过程明显恶臭。二次污染主要有废气、废固,目前处理难度大,民众反映强烈。

焚烧处理:异地集中处理,要求含水率严格低于60%,处理成本高,二次污染主要为垃圾焚烧飞灰。目前垃圾飞灰处理成本大约800-1600/吨。

 

综上所述,目前污泥处置时,可灵活调节集约度,减少物流要素成本的主要有填埋和堆肥两种工艺。二次污染轻微的主要是发酵罐处置减量方法,但运行难度较大,因此对于生活污泥处置,急需开发处理方法新体系,其目的是形成:

轻污染及无污染污泥————低物流要素成本、低三废、就近资源化体系。

高污染污泥————加强集约度,在减少二次污染基础上,充分开发处置终端去处。

 

 

考虑到政府方的收支平衡,为提高技术的被接受程度,初步认为新技术的边界成本最好控制在:

基建费用补贴为15/吨(参照填埋成本)

污泥处置补贴为500-800 – 150(污水厂运营成本)=350-650元之间,以350/吨最为实际。

制度成本、产业置换成本等需要政府方解决。

产权成本需要政府方、企业方、知识产权方遵循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文件协商解决.

 

 

      这个领域我主要做的成果是:低污染污泥类高速化——生制肥, 水体淤泥矿化及资源化(当然兼其产业链前端的河湖治理与其产业链后端的土沙治理),自诩都能KO国际水平吧,不过都是大试级而已,尚未推广,行业阻力非常大,真不行了得找老外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1077863.html

上一篇:高校越专业化绩效化,就越不可能出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只能出学者
下一篇:种姓制度和阶级固定,好像是印度梦的阻路石吧
收藏 IP: 175.43.112.*| 热度|

2 姬扬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