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什么原因会导致人气虚?

已有 24256 次阅读 2011-7-2 11:26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饮食, 气虚, 夏季养生, 劳伤

    近日,因博友多吃樱桃而导致上火(相关博文见樱桃吃多了上火——真的),进而出现气虚的表现,觉得有必要谈一谈关于气虚的话题。
    平常中国人的语言中是离不开“气”的,昨天大学同学聚餐,老九喊了一声“服务员”,大家都笑,不约而同地说:“底气真足啊!”
    (一)中医关于气的机理
    《黄帝内经》中指出“百病生于气也”,即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体内的气机失调有关。这是建立在“气一元论”基础上的发病学理论。气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物质,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程度,但是却真实存在着。而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气,人体内有精气、神气、阴气、阳气、脏气、腑气、经气、脉气、血气……,所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当人气足则健康,气虚则体弱,气尽则身亡。
    气对于人体如此重要,主要由肺所主。“肺者,气之本”,肺主气,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气的来源是一是自然界的清气(氧气),二是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营养)。呼吸功能正常、空气质量好,饮食规律、营养丰富是维护气充足和正常的保障。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气虚呢?
    (二)气虚的原因
    1、劳则气耗:劳包括形劳(体力劳动)、劳心(脑力劳动)、房劳(性生活)三个方面,这三者无论哪一个过度,造成身心疲惫,都可以直接导致气的消耗损伤。
    2、炅则气泄:炅,即火热。被火热之邪伤到的话,也会导致气泄损耗。火热的来源,一是天气炎热,在外界的炎热环境下,人体出汗过多,伤津耗气。二是饮食物过于辛热,长期喝大量白酒或过食热性食物,导致体内热盛,同样可以耗伤肺气。博友的气虚就是因为连续过量食用热性的樱桃所导致的。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一样都是有寒热温凉药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的,通常人们的饮食物以味甘性平为主,或性微或味淡,经常食用也比较安全可靠的。可是一些水果类、果实类都是性偏的,决不能长吃久吃,而且还要根据季节、体质、疾病情况选择食用,否则就会吃出病来。
    3、久卧伤气:长期久卧少动,肺的呼吸功能减退,人的胃肠功能也会变弱,所以产生气的能力下降。中医认为“动能生气”,适当的运动肢体有利于气的补充和调节,能够强壮正气(包括身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许多卧床不起的病人最后会死于肺内感染而引起的呼吸衰竭。
    4、悲则气消:中医认为悲为肺志,悲哀太过则伤肺,使肺叶胀大呼吸不畅,生活中见到许多人悲哀过度而气闭(背过气去),导致心肺功能失调,胸中气闷化热化火,消耗胸中之气,人会出现倒气,长出气、深呼吸、胸闷、胸中有烧灼感。林妹妹就是典型病例。
    5、恐则气下:长期处于恐惧不安之中,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就会使人的肾精衰退,这样肾中精气不足,就不能上行滋养全身却反而向下沉降,使人出现小腹坠胀、尿频,甚至遗精、早泄、性功能低下等病证。这主要是伤到的肾气。
    气虚的原因还有先天禀赋不足、营养不良、久病重病后、产后、年老体弱、环境影响等。
    (三)气虚的表现
    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乏力、肢体倦怠、语音低微、说话时语不接续、神疲懒言、面色(白光,音晃)白,或有食欲不振、气虚便秘(大便无力)、肌肉松懈无力、活动即气喘汗出,舌淡苔白,脉弱。
    (四)气虚的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苦夏”的人,这实际上是在夏天被暑热伤到而引起气虚的缘故,这种人一到夏天就会比较难过了,在天热的时候容易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泻,身体变弱。所以,预防气虚要在避免上述所论及的因素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在夏天对身体的调护。
    现在,暑期就要到了,正是大家养生、休闲、避暑的最佳时光,要谨防气虚!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从这个夏天开始,做一个气足的人!
    顺祝夏安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461489.html

上一篇:许多人为什么就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呢?
下一篇:冷漠
收藏 IP: 58.244.99.*| 热度|

37 李学宽 刘立 吕喆 武夷山 肖重发 刘洋 印大中 刘艳红 王号 武京治 王国强 郭桅 丛远新 刘全慧 迟菲 李霞 周可真 蔣勁松 闫刚 张天翼 逄焕东 张珍 陈绥阳 陈湘明 肖振亚 王修慧 吴吉良 施泽明 王亚娟 马锡明 江志超 DXY1234 qianjiangyuemim xqhuang zzjtcm XY lao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