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个月的大连“亚太暨‘中韩危机与应急管理双边会议’”上,我的报告引来了一些争议——难道学术报告居然可以这样做?
我的报告题目之前就晒过,是安全与应急文化,且视角是很国际的,我根据事先和事后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将国际安全与应急文化划分为四个维度——
日本维——日本人把死亡作为人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部分,在《挪威的森林》中,作者村上春树有好几次重复了这一观点,我认为,它充分反应了日本人面对死亡的基本观点,那就是,死亡并不可怕,我们要接受它。除了这个,还有大量的日本俳句很优美且伤感,也多是面对月落乌啼、生老病死表达出来的微笑的无奈。当然,我随后也用汉语朗诵了相应的俳句。
而日本人所以如此,是长期和自然灾害不断博弈带来的。最后发现博弈结果自己总是输的那一方,虽然还会努力减灾,但是也更淡然面对现实了。
Death is not the opposite of life, it is a part of life and will last for ever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一烤秋刀鱼,便像是风吹透心中隙缝,凉飕飕的感伤随即涌来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樱花开得灿烂,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只感到茫然。
祗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榝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
纸烛微明,廊下幽映,五月之雨啊。
印度维——当然,要选泰戈尔的诗句,尤其是《吉檀迦利》里面的句子,我大声用英语朗诵了泰戈尔写的诗的句子,包括“哦,死亡,来对我低语吧。”还有更多,我想我的英文应该读得还不够好,因为我没有发现自己的朗读直接让听众们伤感起来。
O thou the last fulfilment of life, Death, my death, come and whisper to me!
All that I am, that I have, that I hope and all my love have ever flowed towards thee in depth of secrecy. One final glance from thine eyes and my life will be ever thine own.
The flowers have been woven and the garland is ready for the bridegroom.
After the wedding the bride shall leave her home and meet her lord alone in the solitude of night.
再来一段:
Like a flock of homesick cranes flying night and day back to their mountain nests let all my life take its voyage to its eternal home in one salutation to thee.
【象一群思乡的鹤鸟,日夜飞向它们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乡。】
德国维——德国人的规范意识也是接受了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才得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一丝不苟地执行,虽然德国也有汉诺威的火车出轨,也有音乐节的踩踏,但是总体而言,事先的风险防范和时候的应对还是可圈可点的。德国的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中国维——中国人一向是积极应对死亡的,君不见多少癌症患者被医生宣判后又四处求医而得以延长生命的。对于应急状态,中国人自然也是积极面对,救援队伍车辚辚马萧萧地赶到,然后开始了行动。但是,在建房子的时候,不少情况依然是偷工减料,或至少会为了赶工期而不管基本规范,三天一层楼的事情不少见,现在看都可笑。
文化或者文明这玩意儿,很难说得清楚,应该说是很不科学的一个玩意儿。也所以,总结日本人的灾害应对文化,或者应急文化,其实是很困难的,太小的细节,无法完整地说明大概念,而大到什么地步才算合适,也难有个好的尺度。
而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其实有着极大的不同,文学作品而侧重于对灾害的看法或认知,也是一个较大的门类,所以,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不同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应急文化,我认为应该是很好的途径。这也正是我要在学术会议上大声朗诵诗歌的缘故。
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却一下子想不起来太多的作品,只能选择自己一下子想得到的作家去寻章摘句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