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某年看某TV的《外国人才艺大赛》节目,里面一个节目让我吃了一惊,是个俄罗斯女郎,报幕的说她要跳一个东北大秧歌舞。
音乐声开始切入,她的舞蹈开始,音乐却是有词滴,第一句就是“大姑娘美来大姑娘浪......”
我呆了——
后来去长春看二人传,发现一老爷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插科打诨,说做魔术也要拿绸子“浪一下”,我才第一次知道其实“浪”的意思是多样的,不只是指风骚的意思,这里就应该指“表演性地挥舞一下”。
就稍微有点放心了,觉得以后可以用这个词来表扬姑娘们,比如说“你真的很浪哟”。
再回去看CCTV,李泳主持的某期非常6+1,里面他老人家拉着个长脸也说“大姑娘美大姑娘浪”这个歌曲,俺觉得李泳还是很知识丰富的嘛,作为第一媒体的重量级主持人,连“大姑娘美大姑娘浪”都知道。
昨天,开车出门,一辆公交车没打灯就并道,还挺自信的样子,同车的朋友说:“这车够浪的”,嗯,这个动作也可以用“浪”来表达。
(俺特意写过一篇《东北女人的浪》的博文)
我不知道有没有语言学研究人士研究过这类词的活用现象。想当年,鲁迅论述“他妈的”是国骂,而俺看20年前的某期《随笔》,里面有专文说到“小狗日的”、“狗操的”这一说法,并定义为“乡骂”,那篇文章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象,感觉很有趣,当然,如果我写可能也能写得妙趣横生。
其实,象“小狗日的”、“狗操的”之类骂人的话很多时候是骂自己儿子的,所以,究竟谁是狗?或者说这种骂竟然是认为儿子好像不是自己亲生,而象“狗”的后代,总之,其内里深刻的含义是耐人寻味的。
在老家农村,老人骂人,不好意思直接出脏口,有些会说“你奶奶个脚大好的”,前面大概以其“奶奶的脚”为主要辱骂对象,相对文明些,而后面“大好的”,应该算是语气助词吧,使得整个骂更加地象开玩笑,俺猜测。如果哪天有兴趣,可以就这个骂语单写一篇文章,分析一些起特征、传承、意义、衍生问题。
《随笔》是我最喜欢的国内期刊(比《故事会》还喜欢些),《读书》我很不喜欢。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http://fc.5sing.com/2348402.html演唱:芳薇
伴唱:雁军
大姑娘美的那个大姑娘浪
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这边的苞米它已结穗
微风轻吹哎起热浪
我东瞅瞅 西望望
咋就不见情哥我的郎
郎呀郎你在哪疙瘩藏
找得我是好心忙
大姑娘美的那个大姑娘浪
大姑娘走进那个青纱帐
这边高粱它正拔节
咔咔直响啊把歌唱
我东瞅瞅 西望望
咋就不见情哥我的郎
郎啊郎你在哪疙瘩藏
找得我是好心慌
大姑娘美着那个大姑娘浪
大姑娘走进那个青纱帐
地南地北我都找遍
为啥不见哎我的郎
我东瞅瞅 西望望
忽见情哥他正把我望
郎呀郎你瞧你那傻样
真正把我气够呛
我东瞅瞅 西望望
忽见情哥他正把我望
郎呀郎你瞧你那傻样
真正把我气够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28667.html
上一篇:
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下一篇:
中国春运难题无解,因为它是迁徙之难的衍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