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花园口决口后的黄河水流向

已有 9396 次阅读 2015-1-7 21:4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贾鲁河流向图·花园口在郑州北面·决口后黄河水由贾鲁河道沿尉氏、扶沟一线南行


    本博在上传《我的一项重要研究的初步结论》前,已经预料到所公布的研究结论不会被多数人认可。并自负地表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的水平之高。网友们的质疑,证明了我的预见,我将在讲学回京后(一周多)较清楚地逐步论证。现简要回答冯大诚网友的疑问。

[2]冯大诚  2015-1-7 07:33“有水才能淹死人”。这无疑是一条真理性的论断。但在1938年6月国军决花园口大堤时,黄河里水很少,根本不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水害。
既然黄河水少,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的决策者为什么要炸堤?他们不知道水少?当时的报纸上怎么说这件事的?

    冯大诚网友的问题很好。黄河水当时很少,为什么还要炸堤?当时的决策者是否知道水少?从当事人的回忆来看地,决策者对黄河流量并不清楚。那么,为什么还要决定炸开大堤?首先必须明确,炸开(或者说是掘开)黄河大堤,是当时的最高军事当局有预案的行动。直接的“军事目的是放出黄河水造成地障,以阻止和迟滞敌寇的进攻,为我军争取时间”(熊先煜  口述 罗学蓬撰文:《我是炸黄河铁桥、扒花园口的执行者》,《炎黄春秋》2009年第四期)


被黄河水阻滞的日军·采自网络


   应该说,这个目的达到了。黄河水改道后,南行的河水,造成宽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泛区,使日军的战车和重炮难以顺利通过。打破了日军攻取郑州后迅速南取武汉、西袭潼关的目的。这是整个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的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回头说黄河水量少的问题。当时不仅远在千里之外的最高统帅不知道黄河具体流量,连现场执行人员也没有心理准备。所以1938年6月2日国军在河南省中牟县赵口掘堤没有成功(河水太少,无法从掘口中大量流出)。6月6日,改由新八师在郑州花园口重新掘堤。6月8日掘口成功,水量不大。6月9日上游降雨,大量洪水才从决口处涌出,黄河水顺贾鲁河南行。9日后,并有部分溢出,形成一定水害,但并无大量淹死人的现象(包括日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857356.html

上一篇:动他人睾丸可能致祸——读《儒林外史》札记之一
下一篇:维基百科靠得住吗?——谈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死亡人数问题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5 智宇 陈楷翰 尤明庆 李学宽 陈冬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