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学网上,经常讨论研究生教育,但回顾八十年代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文章似乎不太多。今天,读《起航——口述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年)一书,看到所载高镇同的口述《众多学子皆同门》一篇,提到了这一点。高先生在讲述中说:
很多我指导过的研究生在没有走出学校之前,就为国家作出贡献了。有名学生叫傅惠民,他1987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这在当时很罕见。课题就是《疲劳强度概率密度函数》;还有一名学生叫闫楚良,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也当选了院士。还有不少同学在学习期间就获了奖,其中,有三项部级一等奖,五项部级二等奖。(第72页)
高先生的这个口述史,让我回忆起当年在报纸上看到的北航硕士研究生高歌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设计原理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4年)的信息。我清楚地记得,高的导师名列获奖名单第二位,列第三位的是协助高进行实验的一位讲师。这位的名字记不得了,但事迹记得。就是他的实验动手能力特别强。比如在实验设备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他找来一个煤气罐,用以制造稳定的气流条件,保证实验不间断。当时我硕士在读,看到这个消息,特别受到激励。当然,我们学科不同,每人的资质也有差异,但奋斗的精神总是有相类之处吧。
附带说几句似乎是题外的话,从科学网等媒体来看,国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评奖好像还是比较公正的。希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评奖也能这样。我的《诗经》研究的著作,从学术价值来说,比某些所谓国家级一等奖著作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可连个末等奖也没得过。不过,真正的学术成果要历史来总结和肯定。得不得奖,和历史的评价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