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此类疾病的患者很多。但是,临床上还常常见到许多患者,虽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但经多种检查、化验后,却无阳性发现。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许多“胃病”患者,症状很多,甚至有的还很严重,但经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却是正常的,即便是胃镜检查也没有明显的病变发现。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在消化科门诊患者中近40%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FGIDs中常见疾病。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焦虑或抑郁状态等均与IBS有高度相关性。调查研究也显示,普通人群和FD患者中的抑郁或焦虑发生率分别占9.1%和54.2%,心理因素是FD的独立危险因子。
影响胃肠疾病的相关心理因素
早期的生活方式
在一个人出生后甚至在胚胎期,个人的基因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开始影响以后的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易感性。
按照精神分析原理,当孩子的天生冲动(贪吃)和外界环境的约束(父母反对)发生冲突时,争斗的状态就产生了,并开始影响他的人格发育,进而影响对疾病的易感性,正常的个人人格发育包括成功地解决这些冲突。很多研究表明:一些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是这种早期生活方式的结果。那些功能性便秘、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的患者,在儿童时期受到父母过多的约束,这些是导致他们后来的心理功能紊乱的原因。
文化和家庭
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可以对患者的患病经历和患者与医疗机构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患者对于疾病的描述都有自己的叙述模式,可以是症状相关或者疾病相关的信念,可影响到患者的关切、紧张度,以及对治疗的期待。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和性别在叙述模式中相互作用。清楚患者的叙述模式是很重要的,同时还要理解其文化背景,通过一个合适的文化关系进行沟通。
身 心 状 态
身心一致的状态,就是我们的意识与潜意识处于一个完全和谐合拍、共鸣共振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我们蕴藏的内心力量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出来,为人生创造出更多的成功、快乐。与此相反的状态是“知道应该做但不能下决心去做;知道不应做但忍不住偷偷地去做”的状态。
身心状态可以影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导致功能紊乱,如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胆囊、胃、肠的运动。例如,一个孩子在考试的那一天从醒来开始,就可能出现焦虑、心动过速、出汗、腹痛等症状。
情 绪 反 应
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长期的负性情绪作用可导致心身疾病产生。
例如,抑郁的心境则会导致心理疾患或心身病症。愤怒、紧张、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应激性激素分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产生心身疾病。
焦虑、紧张状态
★焦虑状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包括躯体性焦虑症状,涉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精神性焦虑症状及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症状时间可短暂或持久,属病理性,一般需要医学处理。
焦虑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能感觉到反应主要有: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或加快,常有打呵欠、口干、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胀气、出汗过多、体温波动、尿急、尿频、闭经、性欲减退、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②不能感觉到的反应主要有:血压升高,血液暂时从胃肠道排出供肌肉使用,肝脏释放糖原,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肠蠕动减慢,瞳孔散大等。焦虑越重,上述机体反应症状越明显。
★紧张状态:健康人在必要时可以使自己紧张起来以应付意外紧急情况或困难复杂的任务,而一旦紧急情况过去,或任务解决了,或事情暂告一段落,又能够很快使自己放松,以便休息,这叫做张弛自调节能力。紧张状态意味着张弛自调节的障碍,患者无法使自己松弛。
在医学上,紧张指身体对任何要求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应 激
应激(stress)也称为刺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
对人类产生不良反应的应激源有3类。①急性应激源:躯体疾病、对自尊的威胁、创伤性经历。②生活事件:居丧、各种类型的损失、移民、退休、失业、失恋、社会状况改变。③慢性应激源:日常的争吵、气恼、需求超负荷或负荷不足、角色紧张、社会隔离等。
消化过程的进食、胃肠动力、排便均要通过神经内分泌信息来调控,应激可使这些信息发生紊乱,因此破坏内脏的功能。如果在应激状态下出现上腹痛、腹泻、便秘、食欲减退等症状,就应在关注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应激的影响,不必做过多不必要的检查,如反复的胃镜、肠镜、B超、CT等检查。其结果要么正常,要么是各种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这样往往会越检查病越多,花钱越多,各科诊治五花八门。某些处于生物医学模式指引下的医师反倒为自己的诊治“正规”而津津乐道,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过来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压力和进入一个永无休止的检查、治疗“怪圈”。
患者的心理需要
中医《内经·灵枢》师传篇中说:“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也就是说上门做家庭医生,要先了解对象有什么忌讳、礼节、恶欲等。一句话,即尊重与了解患者。
作为一个患者角色,其生活方式的许多方面会随之发生改变,如住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与一群不熟悉的人天天打交道,不管你原来的职位如何,在这里都是一个患者角色。医护人员不能仅仅把患者当成被动接受诊治的生物,而忽视患者的正常心理需要。
行 为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Friedmang于1965年提出的A型行为是指容易发生冠心病的行为模式,其特征为:①时间紧迫感,如同一时间做两件事,行为急促,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②脾气暴躁,容易激动;③争强好胜;④对人有敌意等。具有这种行为的人因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研究发现其血中应激性激素,如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均较B型行为人(温和、安静,言行缓慢、不争强好胜,无时间紧迫感)高,日久天长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
★C型行为与肿瘤发生 Baltrusch于1988年提出C型行为,是指易发生肿瘤的行为模式,其特征为:①童年生活挫折、不顺利;②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压抑愤怒;③焦虑、抑郁;④谦虚、谨慎、过分合作、调和行为。C型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受束缚和压抑后通过交感-肾上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垂体-神经免疫肽类、下丘脑-神经免疫肽类系统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加上遗传癌基因和易损伤性器官使之发生各种肿瘤。近来研究发现C型行为还易得消化性溃疡、哮喘、糖尿病和皮肤疾患。
医 患 关 系
唐朝药王孙思邈外出采药,遇一只母虎张口拦路,随从以为虎欲噬人而逃,孙思邈却看出虎有难言之疾。原来这只母虎被一长骨卡住了喉咙,是来拦路求医的。孙思邈为其将异物取出,虎欣然离去。数日后孙思邈在返程中途经此地,那虎偕虎崽恭候路旁向他致意。这个故事起码说明了两个道理:①即使是吃人的猛虎患病,医生也应本着仁义之心为它治疗,何况生了病的人;②即使是吃人的猛虎对于为它解除病痛的医生也怀有感恩之心,有礼貌地回应。从某种意义上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正是医患关系的最基本特点。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因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
社会心理因素致胃肠疾病机制
社会心理致病模式
社会心理刺激通过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对机体产生作用。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因为神经递质的受体分布在免疫细胞,某些神经肽激素有免疫因子的功能。心理活动既受控于中枢神经系统,又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
脑-胃肠系统
大脑和胃肠相互影响各自的功能运动,且都能调节内脏的痛觉感受。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社会心理致病因素的又一中介。对社会心理刺激,人们可通过大脑对内分泌系统进行调控,以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如这种刺激过于强烈、持久,大脑便会失去调控能力,而导致内分泌紊乱、细胞损伤,进而引起人的行为变化,最后可以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 经 递 质
神经递质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血管活性肠多肽(VIP)、5-HT及其类似物、P物质、NO、CCK、脑啡肽等。这些物质作用于不同的器官将产生不同的作用,如CRF可促进结肠排空,也可以参与胃肠道免疫功能调节。
免 疫 系 统
社会心理刺激可以引起免疫功能改变,不但会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可有促癌、致癌作用,在自体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学生考试的当天,体内“天然杀伤细胞”的活力较1个月前大为降低,且IgA 含量也降低。
本文摘编自于皆平 沈志祥 罗和生主编的《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一书,内容略有改动。
《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共6篇97章,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详细介绍了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此外,根据国内外新进展对相关章节的名词、定义及诊疗规范等做了必要的更新。本书内容新颖,文字流畅,结构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实用消化病学》(第3版)不仅可供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基础和科研工作者参考查阅,也可作为内科医师、研究生和相关学科医师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期责编: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