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青藏高原腹地发现最早细石叶技术

已有 381 次阅读 2024-6-12 16:26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团队在西藏自治区色林错南岸的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发现了典型的细石叶技术遗存,测定其年代约为距今11000~10000年,是目前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最早的细石器遗址。《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2024年第5期报道了该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2024年第5期发表论文,报道了目前在青藏高原腹地发现最早的细石叶技术遗址。尼阿底遗址第3地点位于西藏自治区色林错西南岸,海拔4600米,出土石制品逾千件,是典型的细石叶技术遗存(图1)。通过系统的光释光(OSL)和碳十四(14C)测年研究、地层对比、埋藏过程分析、石器组合研究,研究团队确定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000~10000年。

在该遗址中,细石叶是当时古人的主要目标产品,石片工具较少,仅见少量边刮器、端刮器等。尼阿地遗址底3地点出土的石制品保留了细石叶生产的全过程,文章作者通过详细的技术分析,确认该遗址的细石叶生产技术为典型的楔形石核技术和半锥形石核技术,复原了两种技术的生产序列。当时的古人选择在河滩较常见的燧石和玛瑙团块为原料,使用片状毛坯的开发理念,高效地生产细石叶。

7.jpg

图1 阿底遗址第3地点发现的细石叶产品

根据石器技术对比结果,研究者提出,尼阿地遗址底3地点的细石叶技术同中国华北地区南部的细石叶技术一致,两地细石叶技术具有紧密联系。对比青藏高原已发现的细石叶遗存的技术特征和年代数据,作者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一条清晰的细石叶技术进入高原的路线。细石叶技术应在距今15000年前后,自华北南部向高原地区扩散,经高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湖沿岸、昆仑山和青南高原,在距今11000~10000年进入高原腹地。细石叶技术进入高原腹地后,适逢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加之藏北高原平坦广阔的环境,细石叶技术得以在高原快速扩散;在全新世中期以后,细石叶技术向南向东扩散,最后局限在藏东、藏南的峡谷内(图2)。随着农业的兴起,细石叶技术并没有被替代,仍然是农业人群中重要的生产工具。

8.jpg

图2 细石叶技术在青藏高原的扩散

研究者认为细石叶技术人群进入高原之后,一直延续到距今2000~3000年。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细石叶技术的大规模进入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的在全新世早期人群的大规模进入高原的时间一致。细石叶技术群体在迁徙到高原后并没有消失或被取代,而是在高原上继续生存演化,他们可能形成了高原上现代藏族祖先的主体。

了解研究详情,请登录期刊官网阅读原文

中文版: 靳英帅, 张晓凌, 王社江, 葛俊逸, 何伟, 达娃, 谭韵瑶, 杨紫衣, Morgan C, 高星. 2024. 青藏高原腹地发现最早细石叶技术遗址.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4(5): 1588–16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437932.html

上一篇: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慕士塔格冰芯细菌群落百年变化
下一篇:Medicine Plus | 董彬、沈琳教授等团队综述:大语言模型揭示通向人工智能医疗助理的发展路径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