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化学反应的“猫”:新驱动力?

已有 4753 次阅读 2011-6-10 10:2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电磁场, 动力学, 可能性, 驱动力, 活化能

    众所周知,根据现有的化学反应理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方向与限度)是受热力学定律制约的,而其现实性(速率)是受动力学规律控制的。在温度(T)、压力(p)一定,且无其它外场(如电磁场)作用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是朝着Gibbs自由能变化ΔG<0的方向进行,而其速率是由活化能Ea大小来控制的,即
                                 
                               
式中,K是反应平衡常数,k是反应速率系数,A是指前因子。
        言外之意,任何化学反应,在一般条件下,是不可能按Gibbs自由能增大的方向进行的;而如果反应的活化能Ea很大,即使反应有其可能性,但反应速率很小很小,太慢太慢,现实上 也是不可行的。
        那么,一个化学反应,有无可能突破上述热力学或动力学的瓶颈呢?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超越经典理论的新途径,这就是“隧道控制”(Tunneling Control ,TC)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采取量子力学中的“隧道”原理,可以驱动一个化学反应按经典力学预期的相反方向进行。
       量子隧道(),学过一点物理学知识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个概念,最初是在几十年之前,在研究放射能(Radioactivity)时提出的一种特殊物理过程。在传统力学中,分子运动可被理解成是在一个势能面上“徜徉”(Roaming);能垒(Energy barriers),可以看作是势能面上的一些山脉,可将一种化合物分子(反应物)与另一种(产物)分开。一个化学反应要发生的话,分子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以克服上述能垒,否则就会回落到起点而使反应失败。
       隧道控制的化学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的情况就是,在不提供任何额外热能的情况下,仅在氩气原子的氛围中,就可以实现化合物原子的重排、转化,比如可以合成出乙醛分子(Acetaldehyde)。因为在量子力学中,诸如原子、分子之类的粒子,可以通过隧道效应,穿越能垒而跑到另一边去。在传统的化学理论中,穿隧作用也只是被简单地理解成一种对反应速率的第二校正因子(Secondary correction factors),而从未被当作一种主要驱动力来看待(应该就是整合在阿伦牛乌斯方程中的A项中)。
       量子世界的神奇,历史上曾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激烈的争议。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的理想实验——“薛定谔猫”(Schrödinger's Cat),就表明了要想运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释日常观察到的事物,是多么地令人费解!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进行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的,是来自美国Georgia大学(UGA)的理论化学教授Wesley Allen以及一帮来自德国的合作者。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刊物上(DOI: 10.1126/science.1203761 )。他们从丙酮酸(Pyruvic acid)出发,通过真空高温分解反应(1200 K)合成出一个长期以来难以捉摸的分子——甲基羟基碳烯(H3C–C–OH),并通过极低温实验(11 K),在固态氩中捕获了这个分子。这也是该分子的首次成功分离。尽管反应分子需要越过的能垒高达28.0 kCal/mol,但通过穿隧作用,很容易实现了向乙醛分子的[1,2]氢转移。虽然在捕获几小时后这个分子消失了,但这一发现已足够让人感到惊讶了,促使UGA的理论化学家Wesley Allen教授去实施大规模的、更精确的计算以解释这一现象。
    也许这个新发现,对于我们未来在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领域理解与设计化学反应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Reference:
(1)Science 10 June 2011: Vol. 332 no. 6035 pp. 1300-1303. DOI: 10.1126/science.120376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06-453564.html

上一篇:正向渗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下一篇:“原则上”是个啥意思?
收藏 IP: 125.110.151.*| 热度|

2 郑永军 gw020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