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11日下午,独游雀山。
在西峪西山顶拍了些照片后,顺山脊向北下行,14点08分,向南看西峪西山顶。
继续向北,14点09分,榆树山、七岭山、龙山已经偏向东南了。
向北看雀山主峰。
向西南看清凉山北坡。
南面的西峪西山。
沿山脊继续下降,东南方。
向西看刁庄、河庄。
清凉山向西延伸似一条青龙。
西北方,雀山向西伸出的中间山岭,刁庄好像叫文笔峰。
雀山西坡。
山谷中树木青翠茂密,可以听到有人大声叫喊,却不见人影。
继续向北,14点14分,向东南望。
北面的雀山。
山顶的灌木主要是黄荆。
南面的西峪西山已经偏向西了。
14点17分,来到雀山与西峪西山之间山脊的最凹处,准备沿着陡峭的小路下到雀山山谷中。
雀山西坡。
东南方的西峪,大部分小麦还没收割。
西北方,两个向西伸出的小山岭夹成一个小山谷,林木茂密。
沿山路向西北下山,南面的小山岭。
路旁的酸枣。
向北看,一株侧柏。
向上回望,山坡还是比较陡的。
山坡上的侧柏林。
连翘与黄栌。
黄栌与杜梨。
雨后杜梨。
雨后黄栌,想来秋天红叶景色应该不错。树下还有不少黄栌实生小苗。
14点29分,快到山谷底了,毛梾木已经结实了。有两位男子坐在路边交谈,看样子是来游玩的。
我没有继续下到谷底,而是顺着山坡横向向北。山谷的南坡。
高大的椿树,雄株。
前面山坡凹处是一条长长的碎石滩,从山顶悬崖崩塌处一直到谷底。
继续向北,有一处不算太高的悬崖。
再向前,这是一处因下方岩层风化剥落而形成的岩廊,当地将这种自然凹进的石龛形地方叫石棚。记得1998年来时到过里面,高两米多,长有十余米。现在中间用红砖砌成了几间小房子,也不知其中供奉的是何方神仙。后来从网上看到说是炉姑庙。
旁边岩层间的野生鸢尾,当地称呼马虎扇子。
山谷南面的小山岭。
西面,刁庄的小麦大部分已经收割了。
山谷底部。
岩层间的侧柏与黄栌。
椿树,雌株。
向东看,山顶的缺口就是悬崖崩塌处,其下的碎石滩一直流淌到谷底。
东南方,雀山与西峪西山之间山脊的最凹处,下山路的起点。
南面是雀山最南向西伸出的小山岭。
山坡上的侧柏,虽然树径不大,但树龄应该不小了。
石缝间的这两株侧柏,胸径都在一米以上,在立地条件如此差的地方,不是几百年就能够长成这样的。
14点47分,下到谷底,有一条窄窄的路。
向上看山坡上的树林。
高大刺槐树上的叶一片新绿。
顺路向北走,在山谷由东向北拐弯的地方,有一小块平地,建有一座四角凉亭。有几位男女、孩子在此游玩,看来是两个小家庭,那两位男士正是在下山坡上见到过的,我在山顶时听到的呼喊正是他们所为。我刚到凉亭前,他们就收拾东西走了,还不错,垃圾也都打包带走了。
凉亭后面西北方向的小院,里面就是白云洞和玉皇洞,是这个山谷中的主要景点。
这个新建凉亭叫靖怡亭。
亭子东北方的悬崖根处,石缝间有一处不断滴水,下承以盆,这就是珍珠泉。由于当时阴天,光线不好,拍的黑乎乎的看不清。
这是借用某人2017年5月2日拍的珍珠泉照片,清澈泉水下滴如线,泠泠作响,真乃天籁之音。
沿悬崖根修建了一半圆形贮水池,是为观音潭。因为刚下过雨,池水呈土黄色。
顺山崖弯行,到小院前已是面南略偏东了。
小院下面有一株很老的古槐,据说是宋仁宗十二年所栽。
国槐的上面有一株很高大的银杏雄株,应该也有好几百年树龄了。
也许是下雨的缘故,小院锁着门。门上是那副为人称道的对联:石径有尘红雨洗,山门无锁白云封。对联意境不错,可眼前现实是山门紧锁啊。好在1998年5月我来时,白云洞、玉皇洞都进去过。据《山东省青州市地名志》记载,白云洞“相传此洞为任道庵修仙处,能吞云吐雾,故名。”“洞口南开,高4米,宽4.6米,深282米”,“进洞有深16.5米,高9米,宽7.6米的洞间,里行东拐西折,忽高忽低,忽宽忽窄,阔处如房屋,窄处需侧身爬行。且有多个水汪,环水黄泥如膏。”白云洞如此之深,应该差不多通到东北方的齐公堂下面了。紧挨着白云洞西面5米处就是玉皇洞,洞口很高,中间有一道斜的石梁将洞口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下面的洞口人们又建成两层楼阁,再加上上洞口的一层,共有三层楼阁。底层为过道,有石质阶梯通二楼,二楼为三官阁,分别供奉天官老爷、地官老爷、水官老爷;二层有木质楼梯通三层,三层供奉玉皇,所以玉皇洞也叫玉皇阁。玉皇洞往里面也很深,据说曾有人进去没有出来,为了安全起见,人们在里面将进洞口封了起来。
在白云洞洞口前面就是那株著名的流苏树,这是雀山67株百年以上老流苏树中树龄最大的一株,据说是元代的。还记得1999年4月30日我第一次见到满树雪白时的惊艳,果真是“洁白堪胜雪,清香不逊梅”啊。
向东看珍珠泉和观音潭。
既然无法游白云洞和玉皇洞,那就顺着山岭继续向西吧。
14点57分,来到一处稍开阔的地方,向东南看,真是一处青翠幽静的山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