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潍坊,树木新叶吐绿,春花次第开放,万紫千红,竞相报春,更有那春风拂面,杨絮飞舞,风筝满天。可以说,四月是潍坊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又值风筝会,也是潍坊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一年一度的潍坊风筝会至今已经是第32届了,日期在4月20日前后。除了风筝比赛,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化、经贸、娱乐活动,邀请一些国际友人、国内名人参加,所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最后的书面总结总是签订了多少合同、达成了多少协议等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看到电视、报刊上对风筝会各种活动的报道,我忽然想到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吴令》,文章很短,全文抄录如下:
吴令某公,忘其姓字,刚介有声。吴俗最重城隍之神,木肖之,被锦藏机如生。值神寿节,则居民敛资为会,辇游通衢。建诸旗幢,杂卤簿,森森部列,鼓吹行且作,阗阗咽咽然,一道相属也。习以为俗,岁无敢懈。公出,适相值,止而问之,居民以告;又诘知所费颇奢。公怒,指神而责之曰:“城隍实主一邑。如冥顽无灵,则淫昏之鬼,无足奉事。其有灵,则物力宜惜,何得以无益之费,耗民脂膏?”言已,曳神于地,笞之二十。从此习俗顿革。
公清正无私,惟少年好戏。居年余,偶于廨中梯檐探雀鷇,失足而堕,折股,寻卒。人闻城隍祠中,公大声喧怒,似与神争,数日不止。吴人不忘公德,集群祝而解之,别建一祠祠公,声乃息。祠亦以城隍名,春秋祀之,较故神尤著。吴至今有二城隍云。
文中的吴令刚直不阿,体恤民力,为革除“习以为俗”的“无益之费”,不畏神权,不计个人得失,后来有可能是被触动了利益的上位者借机报复而亡,可谓当地百姓真正的父母官。而当地老百姓也“不忘公德”,建祠祀之,可见其在老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也验证了“百姓心中有杆秤”的道理。
放眼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五花八门的各种会节遍地开花,前赴后继。有的如昙花一现,悄没声息地消亡了,有的还在咬牙坚持自娱自乐,谁也不想在自己任期内干没了,花费的银子自然是少不了的。像潍坊风筝会这样连续举办32届的,已经算是高寿的了。
从《吴令》回到现实中,不禁让人疑惑:当今地方官有戒虚务实、关注民生、勇于担当如吴令者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