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影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q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博文

水文水资源名词解释(2)

已有 7669 次阅读 2007-7-3 22:53 |个人分类:资料汇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接--水文水资源名词解释(1):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40
生态用水
    是指动物、植物能够保持正常生存状态所需要的水。地下水出现严重漏斗造成地面下陷、海水入侵状态,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环境用水
    一是指保持水体自净能力的用水(河道内环境用水);二是指河道外的城镇绿化用水、防护林草用水等以植物需水为主的环境用水;同时应包括湿地、湖泊、城镇河湖补给水等。
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一般用还原后的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水资源总量
    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顾表和地下的产水总量。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河川径流量中的基流部分是由地下水补给的,而地下水补给量中又有一部分来源于地表水入渗,因此计算水资源总量时,应扣除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计算部分。
典型年
    按照一定的设计标准,如频率为10%、50%、90%等,在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中,分别选出丰水年、平水年或枯水年的典型,统称为典型年。根据各典型年的降雨、蒸发、径流的年内分配情况,可以分析各项工程的工作条件或效益情况。
丰水年
    又叫多水年、湿润年。在实测资料系列中,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比较大的一些年份。设计丰水年的频率相当于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频率曲线上的频率,小于25%。设计丰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可按某一典型丰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求得。
枯水年
    又叫做少水年、干旱年。在实测资料系列中,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比较小(即较干旱)的一些年份。设计枯水年的频率相当于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频率曲线上大于75%的频率。设计枯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可按某一典型干旱年的年内分配情况求得。
平水年
    又叫中水年、一般年。在实测资料系列中,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一般大的一些年份。设计平水年的频率相当于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频率曲线上的频率,为50%左右。设计平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可按某一典型平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求得。
地下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空隙中可以流动的水体。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可分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根据含水空隙特征,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还可以根据水质和水温等来分类。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它分布广泛,比较稳定,是农牧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但在有些情况下,地下水会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地下水上升,会影响作物生长或招致土地沼泽化和盐碱化,在工程或矿山建设中会淹没基坑。区域性的过量开采,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沉降、水泵抽不上水、海水入侵、水质变坏等。因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工作中应加强观测调查、研究分析,做到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开来利用。
作物需水量
    即作物田间需水量。作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生育期消耗于蒸发的水量,包括棵间蒸发量、叶面蒸发量。以毫米或米3/亩计。作物需水量的多少,因地区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地下水位的高低)、农业措施、作物种类、品种及产量水平的不同而异。可通过实验资料确定。
叶面蒸发
    又叫叶面蒸腾、植物散发。作物的叶面蒸发与作物品种、生育阶段、气候因素、土壤水分移动条件、养分状况等有关。叶面蒸发强度以毫米/天计,整个生育期的叶面蒸发量以毫米计,可通过实验测定。
棵间蒸发
    作物植株间的土壤(旱田)或水面(水田)的水分损失。棵间蒸发随气候因素及植株覆盖的程度而变化。棵间蒸发强度以毫米/天计,整个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以毫米计,可通过实验测定。
作物田间耗水量
    作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生育期消耗的水量。以毫米或米3/亩计。对干旱田,作物田间耗水量即作物需水量;对于水稻田;为作物需水量与渗漏量之和。作物田间耗水量是规划、设计灌溉工程和计划用水的基本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7-41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科研错误/失败容忍度:0?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