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5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n568 分享领导力、管理、科技教育、生活相关的文章,过有智有趣的人生。

博文

我的工作原则

已有 1172 次阅读 2024-5-14 21: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管理是门槛极低,天花板极高的博雅艺术,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都可以讲出一番道理来,它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当下微信上各种文章泛滥,随时可点赞转发,大道理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要忘了,网上还流传一句话,“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看别人的,很认同,貌似懂了,实则未必,只有自己写下来,才能深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写过一本书,叫《原则》,他在书中建议最好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这样既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原则,做到知行合一,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原则,更好地理解彼此。在此,我也把我的原则写下来,既是与别人分享我的原则,也是接受别人的监督。

一、以身作则

人是不可能被改变的,只能被影响,影响别人唯一的办法是以身作则。

1、我做到了守时和自律。公司制度是八点半上班,我基本做到夏天六点半,冬天七点到公司,但我从来没有要求别人这样做,我只要求别人不能迟到。所以无论早上上班还是开会,迟到现象较少,上班了还在吃早餐的也基本没有,对那些迟到的人,我就能理直气壮地责问。

2、我做到了勤奋和乐于学习,同时承认自己不懂的。除解决特定问题翻阅的专业书籍外,我每年读80-100本书,内容涉及历史、传记、哲学、领导力、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进化论等,并写一些阅读心得。我是机械专业毕业的,工作十多年来,我用到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机械、力学、材料和工艺,现在团队里还有电气、软件、通信等专业,我承认这些专业我不在行,并虚心向大家学习,时时警惕,不要外行指导内行。

3、我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只要你愿意学习,我就乐意帮助。我会把我的所思所学与同事分享,或做报告,或口头交流,或写下来让同事阅读(我基本不转发别人的东西),从不担心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学去。有一位同事,毕业后在其它地方工作不久加入我们公司,他的图纸我曾一遍遍修改,从力学、工艺、结构、制图等多个维度一一校对。三个月后,我不再看他的图纸,后来新同事的图纸我就让他把关。同事来问我问题我会很开心,要是问出好问题,我会非常兴奋,尽管我未必有现成的答案,但我愿意和你一起寻找答案,分享我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

4、我乐意与别人分享利益,不与下属争功劳,争名利。至今没有一件专利署了我的名字,我没有拿过一分专利奖励,请同事吃饭我也很少去公司报销。我不愿意把下属的功劳包装成自己的向老板汇报,我很开心的一刻是,当团队做出亮点我跟老板汇报时,特意说明这是我们团队某某人做的,哪怕他还只是个毕业生。这样,团队就不太会斤斤计较,不太会因一点点“不公平”心生不满,合作会变得愉快顺畅。我很少制定工作流程,有了互相帮助的合作精神,就不太需要流程制度,否则,就算流程制度白纸黑字写着,也会很多推诿扯皮。

二、避免熵增

近年流行一个热力学术语,叫“熵增”,意思是系统不与外界发生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就会趋于无序。为避免团队“熵增”,我做了些工作,一方面,让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发生信息交换,另一方面,让团队与外部发生信息交换,具体来说有这些:

1、为创造大家互相交流的条件,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等办公场所挂了很多白板,平均每3人有一块白板,边讲边涂画效果比单纯地讲更好。

2、经常组织知识分享会,项目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我从姚期智、卢瑟福等很多优秀科学家那里学到,讨论和做报告的能力是科研人员很重要的能力,我为大家创造锻炼机会。我自己也讲了不少课,我除了讲专业知识外,还讲逻辑学、经济学、语言与沟通、哲学等“虚”的东西。此外,我还会通过写作的方式传达我的理念。

3、我会做创意的传播者。当某个小团队做出创意时,我会通过各种方法告知其他小团队,当团队中各种创意互相碰撞时,就会组合成新的创意,这样还可以避免重复做事。同时,我也警惕,不要成为流言蜚语的传播者(可惜我没完全做到守口如瓶),如果经常传播流言蜚语,这个团队离茶馆就不远了。

4、核心基础课程对研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亲自教授一些基础课程,同时请来专业对口高校的老师给研发人员讲授核心基础课程。还有派同事去外面进修几个月,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当工作任务很重时,你能不能当机立断?有没勇气派人出去?派谁出去?

5、加强与外部的交流,特别是疫情结束后,跟我们相关的学术会议,展览会尽量参加,能拜访的供应商尽量拜访。

6、付费开通知网账号,方便查阅文献,自己看到一些好的文献会跟大家分享,有时还和跟大家一起讨论。

7、以上6条可概括为“培训”。培训要产生效果是很不容易的事,它不只是要掌握培训技巧,还要在大前提上做足文章,这个前提就是员工要有追求卓越的欲望,有开放的心态,有求知欲,如果都是些想“多拿钱少干活,作秀钻营” 的人,什么培训技巧效果都有限,甚至还会被误解,被攻击,“那是你的观点,不要强加给我”。在樱花下跳舞的人是不需要藤野先生帮助的,只有鲁迅才会深深地感激。此外,还要有师徒或者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文化,你会相信你鄙视的人说的话吗?尽管他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三、研发理念

研发理念方面,我向很多成功的发明家、科学家、工程师学习,通过阅读他们的传记、书籍和文章,听他们的演讲,来学习他如何取得成功的,挖掘哪些品质造就了他们,结合我十多年工作经验,具体用到我们团队上有这些:

1、研发人员亲自设计实验室,亲手搭建实验台,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是核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发明蓝光LED的中村修二成功的秘诀之一。今年年初,颜宁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自豪地说,他们的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实验室设计、装修和仪器选用,从而让实验室布局更合理,使用更便利。 我也因此自豪了一把。

2、鼓励大家在调查和思考的前提下勇于尝试,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什么错误都可以犯,我从来没有敢于尝试没有成功责怪过大家,有想法干就是,创新是尝试出来的,不是计划出来的,研发要有不折不挠的精神,坦然面对“失败”。

3、我会花比较多精力思考哪些是现阶段的重要问题,这一方面需要了解公司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学习一些科学技术史,科技哲学,经济学一类的知识,过滤掉一些芝麻小事,价值不大的问题,并通过说与写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向团队传达,以求达成共识,至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及一些细节则不干涉太多。

四、其它原则

1、有意识地减少钉钉群信息对大家的打扰,会议尽量在早上或下午一上班时开始,非必要不在中途开会,以免打断大家的工作。记得硅谷一位大咖说过,一个小会,也会毁了一个下午,因为它会把下午撕成两个较小的时间段,以致啥也干不成。会也尽量开短会,我开会很少超过一个半小时,超过一个小时的都不多,我在《邓小平时代》看到,五中全会后,邓小平就要求各级干部开会就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没准备的会。

2、用周例会管控进度。换位思考,要你每天写工作日志,天天有人盯着你,你烦不烦?我在一些行为设计学和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中看到,一周跟进一次进度比较适合,太频繁,让人烦,太久不跟进,易失控,我还看到一些卓越的CEO也用这种方法。

3、清单。就是把常见的问题列成清单,按清单上的问题一一检查或落实,这种方法航空公司,医院都在用,查理芒格还有很多牛人也很推崇这种方法。清单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大道理,没有人会惊讶你怎么想出这种方法,关键是有没有应用的习惯。我小时候家乡交通不便,上一次街不容易,上街前列好购物清单就是这个道理。

4、庆祝成功。当建成实验室,或有其他不错的成果时,我们会定个蛋糕,买些水果零食,或者小聚,庆祝一下,尽管我个人的性格是不喜欢这些热闹的,为了带领好团队,不得不改掉一些性格。现在几乎没有人会在一家单位从毕业做到退休了。我在斯坦福大学前校长汉尼斯教授的《要领》里读到:“为什么要等到你的团队成员各奔前程才醒悟到他们对你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不在你们还是一个团队时,就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呢?”

五、遗憾

此处从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5553-1434106.html

上一篇:读书日读《藤野先生》
下一篇:在公司寓教于乐
收藏 IP: 39.171.204.*| 热度|

5 冯兆东 杨卫东 郑永军 武夷山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