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态不安全 和谐何所系

已有 3804 次阅读 2007-7-25 18:22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

生态不安全 和谐何所系
 
 作者:易蓉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7-25 2:14:41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编者按:
 
在胡锦涛同志6月25日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着重阐述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问题,并指出,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作为承载着科教兴国历史重任的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务之一,就是深刻认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涵,认识自身工作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
 
为反映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对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学习心得、表现科教战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投身创新为民伟大事业的精神风貌,本报即日起推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科教界学习胡锦涛同志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系列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
 
“中国目前的发展是掠夺式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环境零成本;而自然界的净化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其临界点就注定会爆发生态灾难。无论太湖蓝藻暴发引发的水危机,还是东方田鼠大闹洞庭湖,都在警告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理解胡总书记在6月25日讲话中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中所谓的‘科学发展’,就是发展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经济增长,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方式不应是粗放的,高能耗、低产出的,而应当是集约的,重质量、讲效益的,是资源节约型的;发展的结果不能是高排放、高污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的。”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一口气谈了他学习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后的一大段心得。蒋高明提出,在发展问题上,更重要的是理解认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
 
杀鸡取卵源于经济发展冲动
 
“目前中国环保的薄弱地带是农村,农村的面源污染已经非常严重。城市挤压农村,农民就只有透支土地,大量耕地施加化肥农药,增产几十斤就很高兴。我非常担心再过十年二十年,土地里还能长什么?!还有农业部门拼命推广的农膜,第二年农民不会从地里再捡起来,发展可降解的农膜也是空话。”
 
据蒋高明介绍,他在河南、河北、山东农村调研时看到,农田几乎被白色的塑料膜所覆盖,从空中向下俯瞰,简直就是“白色恐怖”。目前,我国每年有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他曾经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没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应用农膜。他认为,长期下去,耕作了5000多年的中国耕地,将会因现代人大量使用的农膜、化肥、杀虫剂、除草剂而元气大伤。
 
“这些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据蒋高明说,有个县城拼命发展反季节蔬菜,而反季节蔬菜需要大量化肥,现在这个县城的80米地下水都被污染,亚硝酸盐超过美国标准的100倍!他们只有到外县买水吃。
 
“江浙等发达地区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于是污染企业西进北上。我在内蒙古某旗看到江南一个小造纸厂被赶到那里,污染严重后,被警惕起来的牧民联名上书赶走了,但又被另一个旗县请去了。”蒋高明说,中国大部分“净土”在西部落后地区,但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冲动也很强烈。
 
“我接触到的地方官员和农民、牧民,绝大部分希望我们科研人员能给他们带去经济效益。当然,我们科研人员能够指导他们科学致富,但这个过程有时会比较缓慢。”蒋高明说。
 
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
 
“农业面源污染面大量广,不仅包括种植业高强度的化肥农药投入带来的污染,也来源于农村村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而且缺乏应有的环保基础设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认为,相对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国也存在一个城乡环保二元结构。
 
相比较而言,身处发达地区的杨桂山切身感受到当地领导对解决环境瓶颈问题的急迫和对科研人员的重视。从蓝藻的监测、预警、应急控制到富营养化湖泊长效治理,有着67年历史的地湖所参与了其中很多工作。
 
据杨桂山介绍,地湖所专家早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就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形成进行了全太湖的同步监测,并结合地湖所的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年的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和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丰厚的研究积累,前后给国务院、江苏省政府和科技、环保、水利相关部门提交了《太湖梅梁湾藻类水华提前大规模暴发原因及其控制对策》等多份建议,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领导的批示。国家领导人在前后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连续两次在无锡召开湖泊水污染治理工作座谈会,体现了国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江苏省政府常务会在讨论太湖水污染治理相关方案时也邀请了地湖所参加,这是之前所没有过的。由江苏省省长任主任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地湖所也是成员单位。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杨桂山说。
 
“从一些字词的使用上可以看出,地方领导对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决心之大。”据杨桂山介绍,江苏省委书记在考察太湖蓝藻水华应急控制时用了“铁腕治污,科学治太”这样的字眼,要求采用行政强制手段关停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对污染严重的入湖河道强行关闸,并限期治理。而在江苏省省政府常务会讨论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时,之前拟定的治理目标是“5年内水质有所好转”,省长则强调不能再用“有所好转”这种软性、弹性的字来逃避责任,一定做到“5年内太湖水质明显好转”,并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否则政府难逃其咎。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一直开到沿湖乡镇的乡镇长,沿湖县市政府负责人一 一发言表态。如何改进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有什么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层层签订环保责任状,明确指标、明确责任。
 
“由此,我们觉得地方政府在太湖治理问题上是下了决心的,太湖治理是有希望的。”杨桂山表示。
 
杨桂山认为,太湖流域面积仅占全国0.4%,而GDP占全国的10%,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6%,单位国土面积承受的污染负荷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太湖已不堪重负。在这样一个环境和条件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
 
为此,杨桂山认为,首当其冲,是要转变太湖流域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控制源头污染排放。其次,要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污水排放标准,不能只考核COD(化学需氧量),要把氮、磷等指标纳入污染排放考核体系,强制实行污水深度处理和增加脱氮、脱磷装置。第三,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量水利工程在近几十年的防洪上发挥了作用,但阻隔了河湖水体交流,造成河湖关系的紊乱,亟须优化河湖关系,恢复和增加河湖环境容量。第四,必须努力修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疏浚清淤和生态修复,增强生态自我调节功能。最后,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治理必须上下游统筹,切实加强流域河湖湿地尤其是湖荡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拦截和净化污染物。
 
根本还是发展观的转变问题
 
蒋高明也指出中国没有流域的概念,“宁愿下游治污花上亿元,也不愿在上游花几十万元控制污染源。以北京密云水库为例,前不久,上游一位农民找到我办公室,说他们那里一所六七百人的学校,粪便处理一直是一个问题,花钱雇人把2米多深的粪便堆到河岸边,一下雨粪便就全冲到河里去了,最后进入了密云水库。因为农民要生存,河道里还种了水稻,化肥农药让水受到污染。当地没有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这是中国中小城镇的普遍现象。而且农民的真实声音反映不上去,只能到我办公室倾诉。中国没有建立流域的概念,上下游之间不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下游花再多的钱也改变不了现状”。
 
“太湖治污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发展观的思想转变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工作中应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更自觉、主动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积极为科学发展进言献策是我们科技国家队义不容辞的责任。”杨桂山说。
 
“胡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如果我们吃不到干净的食品,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那国民身体素质如何保证?没有生态安全,又哪来的和谐?!”蒋高明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4924.html

上一篇:惜用不可再生建筑资源
下一篇:桉树纸浆林将会破坏海南生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