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高明 郭立月
3.2 降雪
雪是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固态水,是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组成的降水。降雪是水分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凝结的固体雪降落到地面,融化即为水,因此,雪是水以固态暂时存在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低的温度下才会出现,因此在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微乎其微。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有严格规定,降雪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 小时和 12 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 12 小时的降雪量。降雪量是指将雪转化成等量的水的深度,与积雪厚度可按照 1:15 的比例换算。如此计算,97.7 毫米降雪量约为 1.5 米厚的积雪。各等级降雪量的标准为:零星小雪是指有小量降雪但小于 0.1 毫米;小雪是指降雪量大于等于 0.1 毫米,小于 1.0 毫米;中雪是指降雪量大于等于 1.0 毫米,小于 3.0毫米;大雪是指降雪量大于等于 3.0 毫米,小于 5.0 毫米;暴雪是指降雪量大于等于 5.0 毫米。
雪的生态作用包括:①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雪降落的季节恰好是大部分作物休眠的季节,可以保护冬小麦和冬油菜等越冬作物免受低温侵扰,保护植物不被冻伤。因为雪的导热性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因此受雪保护的作物可安全过冬。②积雪在来年开春融化成液态的水,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水源,从而为农作物储蓄水分;③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 1 升雪水中约含氮化物 7.5 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作物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④有利于“天然杀虫灭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有效的天然“杀虫灭菌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
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⑤有利于春播,冬季雪水充足,不仅可以减轻当年的旱情,还为来年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和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气象局,2013)。
3.3 灌溉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的 28%,其中农业用水占据了水资源利用的 60%以上。水分对生态农田产量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热量适合的时候(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2015)。水分过多与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合理的土壤墒情可保证作物的水分供应。即使不使用任何石化物质如化肥和农药,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也是最大的,这是因为水分与热量资源都充足,且搭配合理。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创造条件,满足作物不同生产时期的水分需求,这在干旱半干旱区尤为重要。在暖温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春旱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必须人为地进行补水,以弥补天然降雨的不足。
人工补水常见的做法是灌溉,因此通俗地理解灌溉,就是放水或打水浇地。每次灌溉所需用水量为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长短须根据作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适时、适量、合理灌溉,既可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能节约用水。灌溉期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视天气和作物需水状态而定。
一般作物根系深 60 厘米,每亩地一次可有效灌水 10~15 立方米,具体水量须根据具体作物和作物种植情况来定。对于任何一种作物的某次灌水,须供水到田间的灌水量(称为净灌溉用水量)W 净的计算公式为
W 净=mA(立方米) (3-1)
式中,m 为该作物某次灌水的灌水定额,立方米/亩;A 为该作物的灌溉面积。
上面介绍的是理论上的灌溉量,如何有效灌溉,还有很多具体的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灌溉方式。
3.3.1 漫灌
漫灌,也称大水漫灌,是常见的灌溉方式。进行漫灌之前需要挖沟,以前挖沟用人工,费时费力,后来改用牲畜、拖拉机,现在使用先进的机械,如用激光测距,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开渠。开渠挖沟技术在盐碱地中使用效果最佳。进行漫灌时,植物在畦和垄沟中排成行或在苗床上生长,水沿着垄沟或苗床边沿流入农田;也可以在田中用硬塑料管或铝管引水,在管上间隔距离开孔灌溉,用虹吸管连接渠道。
除了明渠,目前漫灌也应用水泵动力与管网技术,可以控制水流量。由于温度、风速、土壤、渗透能力等不同,漫灌容易造成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不足的现象,喷头和支管可以移动,因此可以避免灌溉不均现象。如果采用自动阀门更可以增加效率。
漫灌的优点是成本低,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容易推广;缺点是水分浪费严重,在干旱半干旱区不宜推广。另外,漫灌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还容易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因此易使土壤盐碱化。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漫灌已经逐渐被淘汰,但部分地区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漫灌仍然广泛存在。
3.3.2 喷灌
喷灌是指由管道将水输送到农田,由喷头中喷出,有模拟降雨的功能。喷灌有高压和低压之分,也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喷头压力一般不能超过 200 帕,过高会产生水雾,影响灌溉效率。喷头大部分可以转动,可 360°回转,也可只转动一定角度。也有喷枪式喷灌,可在 275~900 帕的压力下工作,喷射较远,流量达到 0.003~0.076 立方米/秒。如果将喷头和水源用管子连接,使喷头可以移动,称为移动式喷灌,将塑料管卷到一个卷筒上,可以随着喷头移动放出,也可以人工移动喷头。
喷灌与漫灌相比,可以节水 30%~50%;减少占地,能扩大播种面积 10%~20%;粮食作物增产 10%~20%,经济作物增产 20%~30%,蔬菜增产 100%~200%(孙景生和康绍忠,2000;赵东彬 等,2011)。喷灌的优点是相对节水,且节省人力;缺点是蒸发会损失一些水分,尤其在有风的天气时,而且不容易均匀地灌溉整个灌溉面积;水存留在叶面上容易造成霉菌繁殖,如果灌溉水中有化肥,在炎热阳光等强烈的天气下会造成叶面灼伤。总之,喷灌技术虽然适应性很广,但存在一次性投入大、运行管理要求较高等制约喷灌技术发展的问题。因此,研发符合地方实情的特色喷灌系列产品要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
3.3.3 微喷灌
微喷灌技术是一种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一种新型局部灌水技术,其节水效果非常强,非常适合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农业灌溉。其显著的特点是利用高压管道系统进行喷灌,充分结合了传统滴灌和喷灌技术的优势。由水源、管网和微喷头3 部分组成微喷灌系统,利用专门的喷灌设备,将有压水送到地块后,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进行喷洒灌溉(王凤民和张丽媛,2009)。由于喷头的喷水孔直径极其微小,虽然喷流的流速很大,但受到空气阻力影响,会立即形成雾状,落到农作物表面时已经是细小的水滴。由于微喷灌的水流速度较快,且水压较高,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滴灌的喷头堵塞现象(海生,2004)。微喷灌还可以直接向农作物的根系周围喷洒可溶性肥料,提高肥效的同时能避免水资源浪费。该种喷灌技术非常适合灌溉地面植物,且由于喷洒的水成雾状,因此具有一定的调温和调湿效果,能够有效调整大棚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目前微喷灌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果园、药材种植场所及扦插育苗、饲养场所等区域的加湿降温(杨丽,2018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