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北京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三)

已有 2502 次阅读 2012-10-15 09:2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技术创新, 中关村, 政策法规, 北京企业

(接上一篇)

(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1.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企业技术创新日趋活跃。200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68家,比上年增长3.1%。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364家,比上年末增长24.9%。全年实现总收入36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实现增加值760.9亿元,增长25.1%(按现价计算),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实缴税金133.6亿元,增长11.2%。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其数量的迅速增加标志着中关村科技园区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力量在增强。其实现经济收入的迅速增加和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反映出高新技术企业在首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不断增强。R&D投入强度是衡量产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R&D经费支出94.5亿元,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是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R&D投入强度5.5%的近2倍。这一数据和发达国家比有较大差距,国外一般为高技术产业R&D强度超过20%。各经济类型企业R&D投入强度差别不大,内资企业为10.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9.5%,外商投资企业为9.8%。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为10.5%,新能源领域为10.2%
   
以海淀园为例,2003年海淀园企业R&D投入达到98.52亿元,占总收入的5.8%19922003年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的课题中,达到国际首创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累计有525项,国际先进水平的为1174项,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的课题与项目合计占总项目数的81.7%2003年园区企业申请专利3382项,获授权1767项,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海淀园诞生。

    3.
智力资源优势明显,构成强大的技术创新力量。中关村科技园区有着明显的智力资源优势。据海淀园统计,截至2003年海淀园共汇集各类科技从业人员29.41万人。其中,具有大学及专科以上学历的占77.8%,有博士0.56万人,硕士2.79万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占30%;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占23.8%39岁以下的员工占79.9%;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员工达4500多人。所有这些构成了海淀园强大的技术创新力量。其他园区也反映出同样的比较优势。
    4.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也是受益主体。200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成交技术开发合同3262项,引入技术创新风险投资45.89亿元。成交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合同共计11109项,收回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收益123.60亿元。通过技术市场,成功地实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融资和退出。
    5.
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中心。200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成交技术合同15435项,成交总金额175.39亿元。其中,留在本市的7672项,成交额为74.77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42.63%;流向外省市的7583项,成交额为86.56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49.35%;技术出口180项,成交额为14.06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8.02%。由此看出,中关村科技园区不仅成为本市科技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同时走向了国际技术转移的市场。
    6.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原因。通过对园区40个重点企业的调查,看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学研结合仍然存在体制障碍,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产股权的激励机制仍然存在制度和政策障碍,产权的归属与技术人员的产权激励问题(如番当生物公司、长电智源公司)。另有研究显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40%的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没有技术上的联系。
    
第二,大学院所更愿意接受纵向课题,对于企业的横向课题态度不积极。大学院所仍然在国家项目资源的配置当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大学院所创办的企业、科技人员创业的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化管理程度还不够,创新者和经营者的角色转换还存在问题。如天元网络公司。
   
第三,标准和专利战略的高端竞争,产业化整体链条的成熟程度直接产生制约,如TD-SCDMA。产业化的成熟程度问题,链条不完整,制造技术和工艺不过关造成产业化规模竞争能力弱。技术领先,产业落后。
    第四,人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园区的一些机制体制障碍,如户籍制度影响了企业的人才引进
   
第五,企业技术的失密和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技术人员的流动、跳槽,造成企业技术失密流失,员工的个人信用问题。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保护,企业宁可利用实用新型进行原始创新保护,而不申请发明专利。
    
第六,政府市场和国家大的机构对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的开放。如数字电视,中央电视台的合作伙伴选择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911-622696.html

上一篇:北京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四)
下一篇:北京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二)
收藏 IP: 124.207.102.*|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