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北京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八)

已有 2199 次阅读 2012-10-15 09:09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建议

(接上一篇)

四、应采取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从长远的战略高度考虑,组织研究制定适合北京地区的促进技术创新的地方法规。

使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技术创新发展走上法制化建设轨道,尽快制定并颁布《北京市技术创新条例》。

(二)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譬如,电子信息是北京的主导产业之一,科技政策就应当向这方面倾斜(包括政府研究课题立项、税收减免等)。鼓励和推动主导产业中企业向技术创新主体方向发展。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中约定了所有权就不一定非得申请著作权,可以视同于转让,享受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政策;用以奖励技术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人员的奖酬金允许列入成本,在税前列支;为技术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个人所获得的奖酬金应视为劳务所得,不与工资合并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
   
(三)鼓励技术创新主体更多地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尤其是发明专利,探索和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权益保护机制。

各级政府都要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纳入本级年度考核计划,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用以补贴专利技术申请、维护费用。在政府立项支持的项目考核指标中明确要求申请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其发明人(机构)具有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实施获得利益的权利。

(四)鼓励引入“产、学、研、贸”结合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科研条件资源的社会共享,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在WTO规则允许范围内,支持“产、学、研、贸”结合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项目,没有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做技术支撑的产业化项目政府不予立项,有企业参加的科研课题在立项中优先考虑,重在鼓励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面创新资源作用的机制上。

(五)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作用。

在这方面重点是要充分体现市场主导原则,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在营造环境和制定规则上来,国家各级政府的计划项目(立项、实施中的过程管理、结题等)要引入市场机制来运行,为技术创新发展营造环境。另外,各级政府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政绩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企业研究开发能力,逐步培育发展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

重点是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在以税收优惠和地方财政补贴等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最大受益主体。

(七)加大对创新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针对本市创新型服务业的现状,建议本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以科技中介机构创新型服务组织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认真总结2005年实施的“科技中介专项”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扶持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做强、做大,带动北京创新型服务业迅速形成和快速发展。

(八)研究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整体水平的人才开发、使用、管理和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社会环境。

重点是营造公开、公平的人才发展竞争环境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以适当的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来稳定和吸引急需的高级人才。在这方面政策已经出台了一些,但在实施中环节比较多,操作比较复杂,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梳理,进一步落实。

(九)着眼未来,发展基础研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一定的技术发展形态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基础研究水平而存在的,在没有一定基础理论上谈技术创新是空洞的口号。发展基础研究是提升技术创新的根本,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发展基础研究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把基础研究的投入列入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

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这些都是国家制定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客观现实和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制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措施和政策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政策来进行。

 (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911-622687.html

上一篇:北京技术卖方技术创新情况分析(一)
下一篇:北京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研究(七)
收藏 IP: 124.207.102.*|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