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希望有人来提类似的问题,但我没有等到。为什么少有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他的问题不容质疑,大家都认可。和别的地方一样,科学网上几乎都是对钱学森之问持赞同或者不质疑的看法,但这里面多少有些矛盾。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一窝蜂去批判高考教育体制。这个问题的言外之意是:为什么我们的杰出人才总是别人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个伤心的问题,如果成立,出自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杰出人士之口,对现下的教育体制是个警号,也为国家引进杰出人才的政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注脚。
网上可以见到很多对各种人才计划的看法和心情。总的来说,负面的声音多一点。这源于各种计划的弊端,源于社会本就该有的挑剔,也源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已经上车的人、正在挤着要上车的人和无望搭上车的人,对那趟车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相同,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好。但那趟车,总是要启程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就没有理由要进口人才,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动静。认为人才引进计划有问题的人,逻辑上会不赞同钱老的提问。所以,当人们在赞同钱学森之问的同时,又有很多反对从海外引进人才计划的言行,就可以感觉到身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在这样的矛盾中,无论是赞同问题,还是反对计划,都显得无力和不到位,因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社会没有理性上的一致性,常见的只是功利性地咋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一致性呢?可能的理由有很多:不敢挑战权威;对问题没有自己的认识,随大流跟风吆喝而已,等等。加上打落水狗的胆很大,白眼一下其主人的胆很小,事情就被搅合得模糊不清。如果要在人才引进和教育得失上有点进步,除了挑战各种存在的、明显的负面问题,也有必要审视正面的、好心的问题。比如说钱学森之问,是否真的不容质疑,以使社会的认识能不那么矛盾。
钱老的问题是有道理的,他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他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这大家都看得出来。但他的提问不全面,有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是他把人才的成与否,完全归结到学校的教育上,忽略了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一个人才的成与否, 是一个包含了学校在内的、广泛的社会问题。钱老的问题只是在问学校的教育,于是有学校的教授们联名给教育部部长及全国教育界发公开信,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也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门很勇敢,敢于承担钱学森之问的责任。尽管搞得很隆重,但很难想像那可以解决问题。因为杰出人才的出现,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问题,也涉及到社会的用人问题。守在哈佛、剑桥或北京大学门口,点每个走出来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哪个算得上杰出人才?没有,或者极少。很难找到走出校门时就杰出了的人。真正的杰出人才,是在学校有了一定教育的基础、走出校门后,在社会实践中有机会得到历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突出成就的人。学和用两者的结合和发扬光大,才能让一个人闪光,成就所谓的杰出人才。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产生杰出人才,责任不一定都在教育环节,也可能出在用人环节,至少两个环节都有责任。
早年留学的历史中,庚款留学生中成了果的有多少?好像也是少数。现在有海外学历的人更多,回来后也不一定就比没有出去的人做得好,这也有很多的例子。但总体上来看, 对于自然科学的教育,西方的体系有它的优点,毕竟他们走在前面,体制、学术气氛也都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即使仅仅经历和比较了两个体系的教育过程,也会在看问题的眼界上有所不同,相对于没有这个比较机会的人,会有自己的优势。但我不认为这是成为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钱老他们那一辈人所在的中国和世界,和今天不一样了。在解放前后回到中国的海归学者, 数理化天地生以及社会科学,人数不少,很难一一列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贡献,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这些人中,于敏,钱骥没有在国外的经历。周光召在国内拿的学位,但在苏联工作过几年。其他的20位,多是从海外(欧美)留学、工作回来的。钱老的提问,也会受其历史背景的影响。
这里我想举一个相关的例子,就是过世不久的黄祖洽先生,我跟他有一面之缘。他是唯一一位同时参加了原子弹和氢弹设计的人物,最后可以说和功勋奖章失之交臂。他应该是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在西南联大求过学,后来在清华师从钱三强、彭桓武。看他的简历,从1965年到1981年间没有发表论文,跑哪儿去了?后来在北师大教书,才又开始码字写文章。从杨振宁、李政道对他的评价,他毫无疑问也是杰出人才,尽管他没有在海外留学。无论有还是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如果这些人当初没有两弹一星工程的磨砺,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但一个合理的假设是,没有出现杰出人才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社会和学术体系没有给有潜力的年轻人闪光的机会,而并非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教育。常常可以见到、听到一些真实的事情,学校出来时很有个性的学生,在工作单位上被打磨得没了脾气;没了棱角,你还杰出个鬼啊。此外,从学校毕业后换轨改行做研究做得很好的人也多了去。这些都说明,人才的形成,不仅是个学校教育的问题。科研体系上的问题,对于人才形成的障碍,难说就小于教育体系中的问题。
还有其它一些相关的小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学校”指的是什么?西南联大算不算?“杰出人才”怎么定义?是发了很多SCI文章的人,还是在教室里唠叨的优秀教师?是造出了原子弹的人,还是把茶叶蛋做得举世无双的主?在我有限的经历中,我认为见到过不少属于杰出人才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产生什么可以让媒体激动的故事,但他们撒下的汗水、付出的劳动和时间,都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
最后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杰出人才成与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用人的问题;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公平自由的科研环境,缺一不可。当然我写博文最重要的问题,是提出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