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从投稿经历看PLoS ONE 精选

已有 63802 次阅读 2014-11-24 05:23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技期刊

           我一直都对期刊分区,SCI,IF等没有什么感觉,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期刊分区是个什么东西,也不想去折腾,除非它影响到我吃饭。有几次国内非SCI的刊物问我要稿子,以补档期空白,我都把稿子送上。我有一个固执的看法,有实质内容的研究,它总是在那里,无论你发在什么地方。唯一的差别,就是它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对于年轻人,这个要当心,没有SCI你可能就完了,这是政策的问题,任何人的胳膊都拧不过政策这条大腿。对于有饭吃又不需要折腾做什么士的人,真没有必要太计较。但最后看到有些灌水文章居然会有很高的引用率,就知道什么地方是出了问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做科研的悲哀。

           现在的科技期刊,处在从纸质印刷到数码“印刷”的转换过程中,有点乱。我这一年中,收到了不下20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电子刊物的电邮,有些是和我的研究毫不搭界的,邀请我在他们那儿发文章。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可以看出,想在传统出版和电子出版过渡时期的浑水中试试运气,折腾一把的,大有人在。相对而言,PLoS ONE出道比较早,看上去运作得还可以。现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也走了这条路,试试开放获取的水有多深,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我们有一篇稿子10月份准备投到NC,第一作者发现,开放获取后的NC,发一篇文章要交5200美元,就说不想投了,因为没钱。我在回电中说:“It sucks”。MD,这也有点太过份了吧,把IF当黄金来卖。后来我的朋友发现NC的新政策要一个星期后才正式执行,赶紧就把稿子投了。如果被接收,会按过去的方式处理,不用交那5200美元,得过且过先。结果几周后,稿子评审没有过,被毙掉了,也省心了。相比而言,PLoS ONE的1350美元收费,要低很多,而且可以讲价钱,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收费可以更低,这是他们比较合理的地方。对于免费使用文章的人,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人们经常会讨论某个期刊是多么的高或多么的低,但更多的是在说它多么的烂和水,比如PLoS ONE。毁损一件事物的兴致,通常大于褒扬一件事物;犹如悲剧故事比喜剧故事更能流传,有类似的道理。看别人的心酸和不是,比看别人高兴更能让自己到达一种心灵的满足,这种看悲剧热闹的喜好,是人性的本能之一。

           我和同事过去曾经在PLoS ONE发过几篇文章,但我不是第一作者,具体的发表过程我并不是很清楚。后来听很多人议论PLoS ONE很臭以后,决定自己去投一篇文章,看看这个网上刊物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我们图书馆收藏图书的经费纠结中,已经感到电子出版、开放获取大概是一条一定要走的路。但有些事情,道听途说,不如自己去走一遭。当然,我往那里投稿,还有具体的原因。一是我们稿件的彩图比较多,在电子刊物上容易处理;二是我们希望文章评审的周转过程会比较短一点,因为这影响到我们下一篇投到Nature的稿子。总之,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去亲历一下,无论好坏,都是故事。

           我们的文章是2013年11月1号投到PLoS ONE, 现在知道会在2014年12月正式发表。也就是说,从投稿到发表,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比我期待的时间长得太多了。如果我没有记错,投到PLoS ONE的稿子,平均出版时间是5个月,显然我们的稿子慢了太多。相比而言,我们今年4月投到Nature去的稿子,九月就上网正式发表,10月就印刷出来了,而相关的PLoS ONE稿子还在胶着状态。本来前者想引用后者,问题会简单点,最后成了相反的情况。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PLoS ONE 稿件涉及到一些争议问题,处理的过程麻烦一些。PLoS ONE的投稿过程是这样:一篇稿子投进去后,编辑会对稿件进行初步的评审,在稿件大体上没有问题后,就把稿件送到相应的学术编辑手上,由学术编辑去约审稿人和处理审稿过程中的事。因为我们的稿件涉及争议问题,第一轮评审过后,他们认为我们的稿件有发表的潜力,就按事先约定的程序,把稿件送到争议议题的同行手中,他们对我们的稿子再进行“评审”,表达他们的看法。在他们的评审基础上,我们再做相应的回复。这比一般的稿件评审,至少多转了一个弯,多花点时间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后期,就是些技术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文章中使用了一些Nature文章的图件,PLoS ONE要求我们获得Nature的许可,可以在文章中使用。所以我们必需联系Nature有关部门,获得相关的许可,不仅是我们PLoS ONE文章中可以用那些Nature文章的图,而且也必须是第三方能自由使用我们PLoS ONE文章的所有图,否则就会和它们的开放获取发生矛盾。细节上的问题,也花了不少时间。

           投过这么一回稿后,有了真实的体会,感到PLoS ONE这样的刊物,还是很专业认真的,它们的评审过程,比一般的传统刊物评审过程不差,如果不是更严的话。尽管我觉得这个过程没有到达理想的状态,比如说评审时间比我想像的要长很多,但也在可以理解的范围。跟他们的执行主编的电邮交流过程,我感到他们对稿件的处理还是很认真的。因此,我觉得PLoS ONE做得还好,即使我们当初想早点把稿子发出来的希望没有达到,但结果还是让我觉得它有自己的道理,也学到一些东西,可以接受。天下能按自己想法一丝不差进行的事极少,无论你是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845762.html

上一篇:高迪的圣家堂
下一篇:为什么少有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
收藏 IP: 74.105.213.*| 热度|

84 杨学祥 曹聪 钟炳 姬扬 刘艳红 王振亭 邵鹏 牛登科 陈楷翰 李伟钢 陆俊茜 张雪峰 唐小卿 王守业 郭向云 徐晓 陈小润 王烁 王春艳 吴明火 李建国 武夷山 王红磊 薛宇 郝万军 雷栗 梁建华 孙永昌 强涛 曹须 朱朝东 罗德海 曾体贤 杨建军 谢尚 张志升 廖晓琳 苏光松 黄彬彬 刘全生 陈湘明 焦飞 董侠 应行仁 李毅伟 韩枫 张江敏 刘立 钱玉忠 王明刚 LetPub编辑 彭渤 黄永义 甘阳 刘全慧 高建国 王桂颖 Editage意得辑 赵序茅 吴耿 杨顺楷 水迎波 熊李虎 唐凌峰 鲍博 李土荣 翟自洋 陈桂华 李心诚 杨正瓴 杨连新 李东风 胡想顺 赵凤光 陆绮 biofans jxg912 liangzx zjzhaokeqin tuner eastHL2008 bridgeneer NaughtyGuy uneyeca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