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第三次去上海,看一眼纽约大学的上海分院,转一下上次没有转到的上海。我第一次去上海后,写了一点有关上海的感想:《上海印象》。第二次是去上海世博会,有一系列的博文,记录在《上海世博》里,但我没有完成这个系列,有几篇相关博文现在还存在机子里,比如挪威森林什么的。匆匆忙忙的时光,把一切都冲淡,已经过去的那些点点滴滴,不如正在进行时的东西重要。感觉人被时间拖着走,身不由己。前段时间看到世博会展区沙特馆关闭的新闻,意味着六年的世博会就此关门大吉,有点感触,六年时光不短,但转眼就过去了。也可见我文化知识的老化程度,连这样的事都还在关注。很难不关注啊,想当年排队冲沙特馆时,那是一个什么状况,打仗一样。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每次去上海都很匆忙,这次也不例外。总觉得来一次不容易,就到处走,走得很快,天气热,走到人发毛想发脾气。尤其一双鞋有点新,磨脚,走得脚起泡,折磨人。但走走总是有收获,或者开了眼界。上次在《上海印象》中说到新天地,那时感觉挺好,安静的角落酒吧坐一下,来点威士忌,看着来往的闲人,很放松。但我却没有注意到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次去时,发现了。新天地原来就在中共一大会址边上,或者说后者就在新天地当中。忽然之间,过去的很多感觉都没有了,或者是变味道了,有点被另外一种心情占领。从消闲的场所看,这里的一切,失去了当年那种悠闲感觉,显得单调了点,因为比新天地强的场所多了去。不过看到一大会址,感觉那种灰砖墙建筑的老时光,对新天地有些帮衬作用, 一趟来访,见了两个时代,至少心情上是一种收获。可惜我去时是周一,一大会址闭馆,没能进去看看当年他们那帮人开会用的桌子板凳啥样,秘密行动中能干些啥。只好等下次了。在那儿转的时候在想,当年开一大会议的人,能想到几十年后,这里变得这么小资和商业化?他们是绝对想不到的,这个圈子兜得那个叫成本高,是一个社会没法避免的历史过程,摸索着走,不信上帝。
这次的新体会之一,是去转了一下田子坊,一个新鲜的地方。小店里面的小资情调,几乎是到了极致。吃的、喝的、用的,什么都有。比如说,有卖各种证件的:天才证,富二代证,坑爹证,白富美证…。小店幽默,卖点感觉。我倒真的在想,谁要能把这些证都合理合法的拿齐,那该有多NB啊,比那个NB奖强多了。这里有很多不错的小店,蛮有点味道的,那种有点闲钱,房贷压力没有那么亚历山大的人们,到这里来转转,刷下存在感也是值得的。毕竟人活上一百岁也会嫌短了点,但年轻时总会想,我为啥要活那么长?有点时间、心情和金钱时,为啥不去看看和体会一下这样的去处呢。人生就是点点滴滴的在收获,在那些嘈杂中,见到一点走心的瞬间,老式的雪花膏、女人香,以后可以慢慢去回味。可以感到人们为了生意,还是很认真在做事,这就让事情变得有趣味了,即使都是些不经意的东西,有它不多,无它不少,可它这就是社会和世道一个侧面的写照。这样的场合中闲逛,慰藉和放松心情,也是人生一起走过的一段路。在那窄巷子中找了个地方喝了点啤酒,又找了个地方吃了点牛杂面。然后背包继续走路。
专门跑到和平饭店里去看了一眼,好些年前这个饭店装修过,现在看上去更加的富丽堂皇了。问值班经理那个老年爵士乐队是否还在表演,答是肯定的,但要等到晚上七点。我的时间有限,没法等,就在外滩上走走,拍几张照片了事。和田子坊的小街小铺小生意比,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都是世界级的大买卖。尤其在夜里,那一片灯光,和香港、纽约的夜景比,更加的变化多端。这里和我上次去时见到的一切,有了很大的差别,尤其在傍晚有点云雾的夜晚,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尤其把眼前的一切,放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中,众多类似的城市里,一切的变化,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用人的双手瞬间做出来,非常神奇。
又是很久没有上来了,乱涂几句。上海我还会再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