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题目对我来说有点非常规,为了吸引眼球,就这么写一回。
SCI、IF既不是唐僧肉,也不是鸦片,它就是一个简单的统计系统和数据。有人以此挣到了钱,因为有人愿意花钱;也有人因此痛苦一生,因为没有SCI。总之,人们把它太当回事了,它就真成了一事。有灵感和创新的研究,或者科研上的胡说八道,都可以给某个刊物带来IF值的贡献,让这个刊物被SCI,让文章有高IF。无论这些数据反应的是研究的重要程度,还是garbage in,garbage out。但无论怎么说,假定科学家都在诚实、严谨地做自己的研究并发表结果,那么IF作为一种依据引用事实的数量统计,可以体现一个研究的热度,尽管热度并不一定等于科学上的重要性。对于这样一个数据,真正的问题是怎么去看待它。很多人都翻来覆去说过,我的基本看法和20年前差不多,在《期刊基金SCI-NS》的一些博文中已经说过,就不多说了。我写这段,是想说在进行这样的讨论时,需要区别不同类型的研究,比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它们的评价方式应该不同。在我读到这个网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见到把两种类型的研究混杂在一起,最后就是一个说不清。
对SCI问题的讨论,可以从一个国家的资源、经费分配这个角度上来进行初步的区分。一个国家对于和科研有关的经费投入,通常反映在财政拨款“研发”经费上。我举一个例子,是中国《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当年我就想写一篇相关的博文,结果写了一半就扔下了。这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的公报,2014年10月23日发布的(见后面的附件)。报告中说,2013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达到在11846.6亿元(这个2%的百分比表达得不是很清楚,我的理解是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是年度财政拨款的百分比。对比一下当年的GDP就可以清楚,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在这11846.6亿元的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各占的比重分别为4.7%、10.7%和84.6%。2014年的数据分别为4.7%、10.8%和84.5%,几乎没有变化,但总量我没有找到。2015年的数据好像还没有出来。和发达国家比,那个2%和4.7%都是偏低的,这个已经有人提到过。11846.6的4.7%大约是556.8亿元,不到研发经费的一个零头。
科学网上的博主游客,我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在基金委、科技部拿钱做基础研究的,也有些是做应用研究的。这个可以从每年基金委的基金发榜时,这里的激动场面上感觉到,兴高采烈、痛哭流涕都有。也就是说,这里的常客,绝大部分是在那4.7%研发经费中折腾的人,有一部分会是那10.7%中打转的人。《报告》中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分别做出了解释,或者说是定义,政府的定义,如下:
“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 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花不到5%研发经费,在探索性的研究上做出努力,无论从全人类的角度还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一个想在历史的进程中翻身的国家, 应该不算太奢侈,尤其是在如此渴望拿到NB奖的时刻。即使把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在一起,也只是大约15%的少数。有些西方国家的基础研究一项,就接近或超过这个比例数。想想那些把上亿现金囤在家里的贪官,在2%的5%中折腾的基础科研人员,在此争得面红耳赤,情何以堪?在这2%中的5%经费中折腾的人,至少在这个网上发言的,是牢骚最盛、风言冷语最多的一群。这其实是个好现象,把一些至关紧要的问题,以一种民间方式呈现给政府,是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优点。相比之下,那些在田里种地的农民,浇水施肥,有了问题你到网上喊喊,看会有啥回应。当然,在这里说话的前提是话不要说得太解气、太直白,太自己爽,不要踩红线,自己的一时痛快不能解决问题。
好了,现在的问题是,这11846.6亿元的研发经费砸下去后,怎么判断、评估这些老百姓的纳税钱用对了地方?这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是这个网上经常讨论的问题。对于试验发展,我觉得没法用SCI来衡量。简单举个例子:整涡扇15航空发动机的人,即使有绝佳的创新,也不会、也不可能发SCI文章。判断他们的成败,是看他们有没有整出个好使的涡扇发动机,推重比大于10,放在J-15、J-20上让它们痛快地飞,而且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周期。所以,大约85%靠研发经费吃饭的人,根本不用趟SCI的浑水。有些东西,它们的经费来源不是很清楚。比如我的家乡贵州建成的那个500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世界最大,这就很震撼了,它的建设,应该是技术性的拨款,但它的用途,应该是基础研究,和吃饭没有关系。但万一哪天它找到了外星人,并发现了如何统治这个世界的绝技,这就不止是吃饭的问题了。各种可能都有,这就是如何花钱的不确定性。
比较纠结的,是一般情况下过日子的基础、应用研究。对后者的判断,还是相对简单的。毕竟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对一个特定目标和目的的研究是否有了结果,判断相对简单,无论你是否有SCI。最为纠结、而且一塌糊涂的,就是基础研究的中的评价判断,因为“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这个就比较玄乎了。现在就来说这个556.8亿元零头中的事。首先,“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的最终的产品,无论是方法、理论、发现、假说,等等,只能以发表文章来表达,很难用机器生产出来让你用起来好使、吃喝有味等来判断。一旦以论文形式放在刊物上去侃,问题就来了:你侃的东西到底是NB级别的精华,还是NB级的垃圾?如果没有某种依据来判断,一切都乱套了。难就难在公婆说的一切,对于孙子们来说,哪个没有理?大家都很清楚,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对这些基础研究的价值进行判断。天堂虽好,但现实太近。所有的人都必需面对一个现实,一个即成事实,那就是你身边见到的一切,那个你生长在其中,既有的体制、环境和文化。
批判一件事很容易,但用什么更为合理的方式来替代它,不是容易做到的。通常说,同行评议最好,但如果同行评议被人情或者金钱买通了,你怎么办?你评我是优,我评你也是优,我们都是优,其他的人,都去你妈的。假如大家都这样,你如何去划优劣的界线?简单点的办法就是SCI了。一个偷懒的办法,让愿意劳动的人,尤其是国外刊物的评审者,来评判中国的科研。但这又会有问题,如果你研究中医,只能在非SCI的中文刊物上发文章,从来没有过SCI,到头来要去批判那些研究天文学的人,把文章发到国际SCI刊物上,一群卖国贼…。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没有任何建设性。如果把“研发”经费中85%或者95%的经费结果和责任,砸在5%的研究者身上,这个合理吗?所以我会在过去的的博文中,提到相关的问题,尽管是涉及领导说话的敏感问题。试想一种极端情况:政府出台一个政策,对做基础科学科研的人,进行罚款管理。凡是发SCI刊物的文章,每位作者罚款一万人民币;凡是发非SCI刊物文章的,不罚款。或者谁的文章发表的刊物IF越高,罚款就越重。比如一个刊物的IF是30,一个刊物的IF是0。文章发到前者,每个作者罚款3万;谁的文章发在后者,不罚款。各位估计后果会是啥?
我一向赞成不要把SCI列为重要或者决定性的标准,但它可以是标准之一。我不同意把SCI和“崇洋媚外,自卑自贱,甚至是卖国求荣、卖祖求荣的汉奸行为”相关联的论调,令人跌破眼镜。在中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在和国际科研的竞争中,需要有人在国际舞台上发声,这是政府鼓励的做法,不是为了SCI,是为了中国科学界在国家舞台上的亮相,这一步总是要走出去的。我依然认为,SCI是一个参考数据,但不应该是一个决定性数据。前提是,同行评议要足够的公正。我也不认为文章的发表,一定要以某种“精神”来指导,首先发在特定的刊物上发表就是政治正确的。我也反对一篇文章以不同文字多次发表。先不说这有一稿两投的嫌疑,只说同一个研究结果,不同文字版本会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产生解释上的不同,这本身给科学的严谨性带来问题。文章发在什么刊物上,是一个学术自由的问题,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性质来决定发在什么刊物上。别给他们戴高帽子。有些研究不适合发SCI文章,这没有什么不光彩,不要硬性对它们做SCI的要求,但也不要以它们作为批判发SCI文章的理由。对SCI崇拜的批判以已经足够的多,很容易,也很容易政治正确,几乎是在打死老虎。但对中国科学界真正的好处,除了去讨论SCI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合理的体系,在那里可以讨论各种研究的实质内容,可以考虑SCI,但不仅是SCI。但这个体系的建立,前提是人们可以客观地进行科学判断,而不是你说我好,我也说你好;你说我不好,我说你更坏,把科学研究的内容抛到一边。或者说,需要建立一种健康的科学文化评估环境,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沿路需要的是种树种花,让它更漂亮,而不是播撒仇恨的毒气,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科学活动,不是一个需要赢得所有人赞扬的活动,而是一个经得起同行挑剔的,然后可以传递给大众的、可信的社会认知活动。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在讨论SCI问题上,还是要有一个讨论的范围。这个世界上的任何问题,如果讨论问题的划界不清,讨论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探索和解决。这大概是我写这段的初衷。SCI,既不是唐僧肉,也不是鸦片,对它的认识,是你信还是不信的问题。或者说,是你自信程度、管理水平的体现。
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4年10月23日
2013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
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548.2亿元,增长1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1之比)为2.08%,比上年的1.98%提高0.1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33.5万元,比上年增加1.8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应用研究经费1269.1亿元,增长9.2%;试验发展经费10022.5亿元,增长16%。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7%、10.7%和84.6%。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6.6%、15%和7.2%。
分产业部门*2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超过500亿元的行业大类有7个,这7个行业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比重为61.3%;研发经费在100亿元以上且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了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有10个行业(分行业情况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全国比重前六名的为江苏(12.6%)、广东(12.2%)、北京(10%)、山东(9.9%)、浙江(6.9%)和上海(6.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等8个省(市)(分地区情况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3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18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4.8亿元,增长10.4%;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1%。其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2728.5亿元,增长4.4%,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44.1%;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3456.4亿元,增长15.7%,占比为55.9%。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 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工业法人单位、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中从事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重点服务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采用全面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及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推算等多种方法取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