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一些随想 精选

已有 6803 次阅读 2013-12-9 07: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tyle, 生态, 节能减排

   把原本固化在地下和地表的东西,现在把其释放出来,原本不流动的东西,现在流动起来了,原本高品质的东西,现在低品质了等等。一直提倡节能减排,感觉相对50年前,我们使用的大功率的电器增加了几倍,再节能减排,有总比没有耗费的多吧,故环境问题是无上限的消费引致,不是减排和节能的问题。企图通过节能减排问题,可能会使得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但是全球的肯定会恶化,因为环境和生态问题,不是节能减排的问题,是不耗费能量和不排的问题,是消费的问题。

   原来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经常说的是,资本主义是人剥削人的社会,资本家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但现代社会下任何人从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都不是那么容易,源于现代适合人极大则自由,人类的权益得到极大的提升,现代社会的财富的积累和资本家财富的增值来自哪里。现代剩余价值和资本增值来自于哪里,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实质是剥削自然的表现,从自然榨取剩余价值,故现代社会从剥削人获得剩余价值,开始转向剥削自然获得剩余价值,你剥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但自然是被动的。

   有人说社会系统不同于自然系统,源于社会系统不遵从守恒法则,社会中的财富是不断增加的,消费是无上限的,技术是无上限的增长的,可想另一头,自然的生态是不断的恶化,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资源越来越稀缺。在某种程度上,人类财富越多,自然资源存量就越少。这就是仅看到社会,没有把社会放自然这个大系统内去研究,得出的片面结果。

   想靠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技术意味着对自然改造的能力,技术越先进,对自然的改造越大,同时技术的进步是有成本的,技术是社会财富转化的,财富是自然资源转化的。耗费自然资源,生成技术,同时利用技术进一步破坏生态,这是双重恶化。技术的增长不是无上限的,消费进而GDP的增长也不是无上限的。

   有关环境的EKC曲线,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上升,后下降。但可想而知EKC曲线可能是一个学术谎言,发达国家EKC曲线的下降段,很可能是开放经济下,发达国家高耗费和高污染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结果,这样接力式的传递,那最后一个发展中国家最终把这些污染转移给谁,自然肯定是自然。故EKC曲线很可能是一个学术上的谎言。

   必须把环境和生态作为一个稀缺的且总量不变生产要素去研究,把这些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其类似技术、劳动以及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子,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阻止因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发展过程,时刻考虑这个因素,据我所知,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至少在主流教材上,还没有出现。

   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类似很多公共物品的解决一样,在竞争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引致公地的悲剧,此时就需要合作,合作是解决囚徒困境和公共物品的关键,但是促使合作的机制是什么,我想合作稳定性的关键是,合作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合理,并且有一套保证这种分配合理的机制,那合作就会长久。在我说知道如今市场失灵或者短期失灵的地方,有农民农业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产业,如今的产能过剩,以及环境和生态问题。

   为什么要不停的发展,除了面对自然带来的威胁,现在更多是为了应对人类本身带来的威胁。如果你或者你所属的群体发展过慢,相反,其他群体或者人发展过快,其就有可能欺负你,甚至把你和所属于的群体消灭掉,所以我们拼命的发展,在人类和人类竞争的过程中,最终伤害的是自然。环境和生态问题,有时候是人与人过度竞争引致,如果少点竞争,多点合作,经济发展速度就降一降,就给自然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恢复的机会。当产权界定清晰的时候,当私有制产生的时候,就开始把人类的欲望调动起来,意味着人类欲望开始膨胀,意味着人类开始无上限的想占有资源,开始出现公地的悲剧,开始出现贫富差距,开始出现环境和生态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86-748235.html

上一篇:在写论文中的一些随想
下一篇:自给自足的社会和分工的社会——谈分工引致的问题
收藏 IP: 1.202.187.*| 热度|

24 段庆伟 廖晓琳 刘洋 朱成明 褚昭明 袁川 李汝资 兰轲 樊晓英 武夷山 杨学祥 王帅 孟津 陈楷翰 刘守胜 杨生茂 肖振亚 陈冬生 徐传胜 蒋大和 梁光河 yuanxy68 permafrost James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