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为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ualei 我知我无知

博文

社会生物学的一些观点,对经济学有些启发

已有 3574 次阅读 2012-2-15 08:40 |个人分类:交叉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经济学, 基因, 生物学, style, class

168: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社会科学的一个截然相反的假设:人类已摆脱了自己基因的影响,达到完全受文化制约的程度”,在威尔逊看来虽然人类社会行为是由文化所传递的,但文化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他相信,精神是有物质基础的,它来自大脑神经元的生理结构和神经网络的机械作用,而神经元则是按照遗传蓝图装配起来

169生物因素对行为变化起某种作用,但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比较起来,生物因素的作用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致可以忽略不计”。反对社会生物学的社会科学家表示,社会生物学的解释并不能取代社会科学已经确立的解释模式,那些被社会生物学家认定为是人类社会行为生物的证据同样可以用文化社会环境来解释

170:人类的生物进化历史不仅决定了人类的形态和生理结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行为,甚至文化和社会结构。正如鲍勒所说:“我们没有先验的理由期望我们的生物本性不控制我们的行为.

172:其根源就在于社会科学范式中存在着一种与进化思想不相容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而且在其专业规则的培养中缺乏科学理论建构的基本原则———还原主义、个人主义、唯物主义和吝啬律

176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道扬镳,这既屏蔽了前者的社会现实又屏蔽了后者的物理现实。如果过去对人类现象的研究较多关注人类和动物根本区别的话那么现在则应对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做更多的研究。有关人类行为的科学,显然应该包含作为动物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人的这两种属性之间并没有截然分开的界限

177:社会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事实上并不存在彼此相互取代的问题,它们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就某一种具体的行为模式而言,它应该是人类内在的遗传组成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内在遗传组成的考察,理论上并不妨碍对其外在表现的研究

178:一般来说,个体间的共同基因越多,利他主义行为倾向就越强烈,利他主义行为或自我牺牲精神只表现于亲缘关系网中而极少出现在非亲族之间亲缘关系选择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轻而易举地解释了达尔文进化论无法解释的一个自然现象,即动物界普遍存在的利他主义行为

180:人类有着动物所没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他的行为多半不是取决于基因,而主要受控于文化。因此,人类的行为,其中包括利他主义,与一定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非天生的利他主义者。人类的利他主义是在后天的学习与教育中形成的,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产物

181人类的遗传进化和文化进化是相互联系的,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于生物进化上的需要,它反过来又对人的遗传进化发生影响。人的行为功能是基因与文化协同进化的产物。这个理论标新立异的地方在于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人类文化信息的承担者,

文化就是“文化基因”行为的总和

182:用威尔逊的话说,它的主要任务是试图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特征,来寻找人类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83:但在马克思之后的一个很长时间里人们在对人性的研究中过份强调了人的社会性而很少讲人的生物性。社会生物学认为,人的生物性是社会性的基础,人首先是一个生物的人,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人。

184: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遵循着许多不同的规律。人们固然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抓住社会性来研究人类社会,但由于受研究者所处历史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在认识和应用社会规律时,有可能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和反自然倾向

186:人类毕竟只是整个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是整个生物进化树上的一根小小的枝桠人类与整个生命界还存在诸多的相通之处在考察人性的时候如果忽视了人与整个生命界的联系脱离了整个生物进化树而只看见人本身这根进化之树上的小小枝桠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社会生物学的努力则是力图从考察人与生命界的共性入手来考察人性它把过去对人性的考察的出发点颠倒了过来并力图把这种考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87:在西方哲学传统看法中人作为唯一有意识和理性的物种区别于其他一切物种。对人的理解侧重于人的意识、文化、理性等因素而人的生物性则相对地被视作次要的方

人和动物界也因此分隔开来

188:通过人的感性生活世界来阐释人性是因为社会生物学有这样一个信念人性不光寓于人的理性、意识之中人性更寓于人的日常行为之中也即人的感性生活之中脱离了这一点关于人性的一切探讨不过是抽象虚幻的争论而已, 无助于对人的真正理解。社会生物学试图建立科学人性的努力也正是由于这一信念而有了基础。它考察人的行为并将之置于整个动物行为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和比较并力图为人的行为寻找一个科学的基础这一基础最终也是人性的根源

189:社会生物学在其理论及实践中要把人降到动物的位置然而这种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降低决不是仅仅从社会生物学才开始的。这种降低甚至自哥白尼把人驱逐出宇宙中心的天文学革命就开始了

190:“对传统的把社会视作为一个功能有机体的社会科学家来说利它主义的存在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问题。在他们的观点里没有利它主义社会就不能运转缺少利它主义的群体根本就不能存在”。而对于达尔文主义者来说可见的普遍存在的利它主义却难以解释因为如果自然选择发生在个体的水平上利它主义应该早就被自然选择抹去了因为利它主义直接与生存竞争的原则相悖。汉密尔顿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解释模式利它主义实际上直接和亲缘关系相联系并且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发生, 只是为了更好地把家族的基因遗传下去,这样的话进化就会选择利它主义。70年代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 又提出了互惠利它主义认为发生在陌生者之间的利它主义不过是一种你先付出我再偿还的模型其正如亲选择一样。这样生物学家们在解释进化时就不再需要任何基因上的慷慨也不再需要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所谓仁慈不过是普遍的裙带关系所起的作用生物关心的只有自身的利益

191在社会生物学看来我们所见的利它行为实际上都是基因上的利己。其它生物也都是如此人类与其它动物相比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更高的道德高尚性。人类同样是自私的动物无法摆脱由自私的基因控制的自私的本性。人类在杀婴、战争、侵犯等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自私比其它任何动物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侵犯同类及在侵犯其它物种中所表现出来的贪婪、自私更是令其它任何物种都望尘莫及

193:一是由于有时利他才是最大限度的利己;二是由于利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利他行为对基因扩展的贡献,则使利他性状基因得进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786-537546.html

上一篇:经济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拙见
下一篇:在社会经济中从数据出发的研究范式的弊端
收藏 IP: 202.110.65.*| 热度|

7 张玉秀 姜永进 黄晓磊 党晓栋 吴吉良 杨学祥 fumingx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