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曹操是奸雄,是中国社会大小传统的共识。这个共识所积沉、所蕴涵、所释放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重视实体正义【目的】,也同样重视程序正义【过程】。 一时高下在于权,千秋胜负在于德。 袁绍“智不能济”的突出表现正是“短于从善”,根源亦在他的性格。刚愎自用,浪费了父祖辈留下的巨大资源,终于断送了河北基业。就此而言,袁绍输给了自己。 刘表同时拥有天时(政局动荡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地利(南北要冲、长江中段)与人和(荆州全境士、农、工、商的普遍拥护)。相较于西北的马腾父子(汉胡杂处)、西南的刘焉父子(交通闭塞)、北方的袁绍父子(古今战场)、东南的孙坚父子(逆流而上且夷汉杂处)等地方军阀而言,刘表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其对于任何一方割据军阀的支持与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鲁能够在乱世中幸存,离不开其谋士阎圃的两次劝谏。一次战略规划(不称王),使张鲁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一次战术提示(缓投降),帮助张鲁在同曹操的交手中从气格上的弱势逐渐演变为均势。 诸葛一生功业,主要集中在三方面:①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作了极具前瞻性的分析。②实现联吴抗曹,奠定三国鼎立之基。③鞠躬尽瘁,忠于职守。 有人认为假使赤壁之战当日孙权迎降,就能使天下及早统一,免于分裂之祸。 司马懿登上魏国权力顶峰的过程,几乎把先前曹操的经历和手段重新演绎了一遍。 总的看来,关羽作为蜀汉政权的政治人物和军事主帅,他在性格和素质方面有着不小的缺陷。他对内、对外、对部下之间的关系处置失当,是导致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张飞的一生,是一个平民奋斗的一生,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张飞,做到了其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对部下他是个冷酷的领导,对上级是个忠实的执行者。至于他的死,则是他自己的行事风格所导致的。 在三国局势的漩涡之中,陆抗如中流砥柱一般为东吴苦苦支撑。虽然其并未选择如吕蒙般奇袭以建功勋,亦未如诸葛亮般讨敌以求正义,但历史自有公论。 魏延的战术高明,也骁勇善战,在多次战役中都证明了自己,他本应是蜀汉军事方面的支撑力量。 诸葛恪以其敏捷的应对之才,深得孙权的喜欢。但他缺乏宽仁体恤下情的心意,因而不能得到部众与民众的支持,其他的政治势力也将其视作异类。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力,为提升自己的威望,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一再大举北伐,几倾全国之力,引起孙吴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对,于是最终导致兵败于外,政亡于内。
刘表在性格上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缺点,即太好名声而又猜忌心重。这种深入骨髓的猜忌心理,使得刘表不敢在天下纷争中有所动作,限制了他对整个时局的把握。
明知天下已经大变,却自称自己在“观天下变”,终于成了一个无所作为的旁观者。
张鲁数十年来保境安民的政绩,使得他作为一方诸侯有着同曹操谈判的资本;而其对于身边谋士合理建议的言听计从,也使之能够以较为妥帖的形式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相比于那些苦战败亡的军阀以及不战而亡的刘表集团,张鲁以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这一点上来看,张鲁无疑是东汉动乱时期众多军阀中的一位成功者。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种处事风格,是其一生较少失误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既如此高才又鞠躬尽瘁,为何蜀汉仍不免失败?
陈寿认为: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
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其战略方针受到了严重干扰。按照“隆中对”的设想,刘备集团原计划先据荆、益两州,保持孙、刘联盟也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可惜坐镇荆州的关羽对此要义并无深刻领会,平时既不重视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又疏于防范。既失荆州,也严重损及孙、刘联盟。至此,“隆中对”的决策已遭到破坏,蜀国图霸中原的先机实已丧失。
此外,诸葛亮的用人方针也颇值得作一讨论。曹操公开主张“唯才是举”,而诸葛亮用人,似更看重“德操”一面,其引用之人,多属忠直守德之士。这样做,使蜀国的内政一直显得相对平稳,没有出现魏、吴两国朝廷中血腥内斗不断的现象。当刘备时代聚集的人才老成凋尽之时后继无人。这无疑也是导致蜀汉竞争力日弱乃至走向衰败。
但这样的看法未免一厢情愿。盖东汉末天下分崩,乃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在这些矛盾得到充分释放或相对缓和之前,一般很难使整个社会重归“太平”。
况曹、孙、刘为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都在其所治境内采取了安定民心、发展生产,乃至开发南方“荒蛮地区”的措施,对区域发展有过一些作用。
区别只是曹操作为汉末割据的开局人物之一,开始时成王败寇,殊难逆料,更具冒险精神。
而司马懿则是在群雄经过一番搏杀,强弱大致已判的形势下选择加入一方,似乎比较稳健一些。
但是,魏延自恃自己的军事能力,对其他政治势力都采取漠视甚至敌对的态度,最终使得蜀汉朝廷中的其他政治势力都逐渐将其视作异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