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阅读笔记

已有 1675 次阅读 2020-2-7 11:13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
【 作 者 】(美)葛文德
【 ISBN 】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第一版

笔记

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葛文德大夫完成了一个医生最完美的精神发育。死生有度,生命无常,原来,这么朴实的真谛却需要我们用人生那宝贵的“30000天”的一大半来点拨、感悟。 


医学真是很奇妙,在很多方面很难解释。风险那么高,病人却信任医生,将性命交付医生,让医生自由发挥。医生将针管刺入病人体内,熟练地操纵着病人体内的化学、生物、物理等一切反应。但当你靠近医生时,你就会发现,医学是如此混乱、麻烦和不确定。 


无论是传统观点还是社会舆论(更不用说法律规定)都不赞同住院医生通过手术来练习和实践,他们认为病人有权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作为医生,我们也希望不必练习就能做到完美,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医生对每个人都是伤害。而事实上,学习过程漫长得远超人们的想象。 


西方医学一直将“像机器一样完美”作为目标。达到完美的关键是要多练习。心脏手术、血管手术以及其他各种手术的成功率与主刀医生的练习次数有直接关系。一个外科医生如果具备了应对问题的自动模式,这说明他离“像机器一样完美”不远了。 


人类大脑有着了不起的思考能力,有时会凭直觉去做事。在遭遇前所未见的情况时,感官会传来各式各样让人应接不暇的信息,我们可以迅速过滤这些信息,当机立断,不浪费一点时间。不过这个优势有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使人们在某些方面特别容易犯错。因此,如果一个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依赖人类完美的表现,那么很多错误就会伺机冒出。 


很多医生对所谓的“系统问题”“持续性品质改善方案”和“流程再造”不以为然。这些用在企业中或许可以,但人体结构太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 


病的时候,都是医生掌控着我们的性命,而医生通常是不完美的,他们也有可能犯错。医生的判断有时是错误的,有时是经不起考验的。有时医生其实知道应该怎么做,却总是力不从心。 



疼痛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真的受了伤害,大脑产生的疼痛反应同样会让人痛得死去活来。因此,针对慢性疼痛,比较人性化的治疗方法通常是详尽地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然后再了解病人所在的社会环境是否有问题。慢性疼痛往往不是因为我们身体本身出了毛病,而是我们身体外面的问题。 


对生物体来说,恶心呕吐这种可怕的生理反应似乎是一种本能。吃了有毒或腐坏的食物,我们就会吐出来,这样才能排出体内的毒素。对恶心感觉的记忆也会阻止我们再度吃下同样的东西。 


嘴和肠胃传来的信号是相互冲突的,一个人的下视丘和脑干会对此进行判定,这种判定将决定一个人的胖瘦。 


我们希望医学的进步是清楚明了的,但世事往往会背离我们的期待。每一种新的疗法都有我们不了解的地方。对社会和病人来说,可能很难决定要不要接受某种新的疗法。 


医生的建议正确与否很难说。病人完全可以怀疑医生的说法,但好医生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做出错误或伤害自己的决定而不闻不问,尤其是在病人的决定和愿望相悖的时候。 


行医有行医的艺术,生病也有生病的艺术。你生病的时候,必须保持理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取别人的意见,什么时候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即使选择不自己做决定,也应该向医生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病人最希望的并不是从医生处获得自主权,而是看到他们的能力,感受到他们亲切的态度。亲切感通常包括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保证他们自己做重大决定的权利,另一方面,在病人不想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为他们承担做决定这个沉重的责任,或是引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方向。 


医学中最常遇到的瓶颈就是不确定性。病人因为无法确定病症而备受煎熬,医生也由于不能确诊而左右为难,医疗费用因而节节攀升,高得令人震惊,这也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治疗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病症的未知性,而非如何去治疗。医学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要如何去做,就要看医生和病人的智慧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1217390.html

上一篇:书读完了——阅读笔记
下一篇:希腊三部曲——阅读笔记
收藏 IP: 114.251.216.*| 热度|

1 霍天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