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清明上河图》:空前写实的技术史画卷(视频实录) 精选

已有 14573 次阅读 2017-12-21 10:12 |个人分类:图像证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技术史, 图像, 《清明上河图》

按:这是10月29日在Self格致论道讲坛的文字版和视频版,12月19日刚公开。感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多位老师的整理和编辑。之前有篇博客曾简要介绍过此事,可参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83396.html   加粗字体为网络中心老师所加,蓝色字体为我本人注释,部分图片有调整。大家如果只打算看清晰的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请点击这里:http://minghuaji.dpm.org.cn/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描绘了900年前开封地区,也是当时的首都,各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活场景,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去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注:因为紧张,演讲会有一些前后内容重复的口头语,大家见谅)。

自此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摹本和仿本,大概有几十个。另外还有两幅比较著名的,也是同名的《清明上河图》。一幅现藏辽宁博物馆,就是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还有一个现藏台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它们都延续了宋代写实的风格,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极佳的窗口

我们先看这个场景,这是在汴河的一个码头上,码头上有几位搬运工,他们手里拿着像木棍一样的东西,你们猜猜拿的是什么东西?

实际上手里拿的东西不是木棍,是竹签。这是古代计件工资的一种形式——从码头上把粮食卸下来之后运到粮仓里,在这里领一根竹签,可以换一份工钱,这是经济史学家关心的问题, 作为一个科学史研究者,我关心什么呢?大家看这个场景,这个独轮车上面是不是有什么奇特的东西?

蒙了一层布,但这个布不是一般的布,仔细看这个布上是不是有文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先生(有: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另有一通俗读本《清明上河图导览》)认为它是草书,他做了一个类似八卦的想法,当时北宋宋徽宗登基之后,重用权臣蔡京。蔡京搞了一场政治斗争,相当于当权派把反动派抄家之后,用独轮车把抄家之后的东西运到郊外,来进行焚烧。但是这个想法现在好像没证实(注:可能永远也证实不了了),只是他的个人看法。

上面的例子是一些政治史学的研究,我本人是做古代技术史研究,关注的点会有些不同。大家看这个独轮车,它非常奇特,因为一般独轮车是人在前面拉,后边有个推的人。

但画中,在前辕上还有一个人在拉,有两个辕。这样的话,起码独轮车有一定平衡功能。他手里还拿着一根鞭子,前面有一头驴,所以这种驾驶方式,我们只能在这种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绘画中能看到,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我们再看这幅图,这是当时大街上的一个修车铺,箭头所指的方向是一个框架锯。框架锯是一种工字形锯,或许在座的有人见过,这种锯在古代非常关键。

比如我们要加工一个大型板材,没有这种框架锯的话,要靠木楔子打进去要劈开,这种劈裂开的木板就非常不平整。你要用锛,或其它的一些工具来进行加工又非常费劲。有了这个框架锯就方便很多,在《清明上河图》里面出现的是中国最早的框架锯形象,为考证古代的物质文化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注:这是国家博物馆孙机先生的观点,不知道这几年考古证据推翻此结论没,笔者还没看到

再看这一幅图,这是汴河上的航船,就是内河的船只。船只上箭头所指的是什么?是一种当时非常先进的高科技,是一种可升降式的平衡舵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悬挂的舵链,这样就是可升降,因为汴河水浅的时候,舵要提升上去,否则的话,插到下面的话,会妨碍航行。

平衡舵是什么意思?舵就是改变航程(注:航向)。我举个例子,像我手一样,这边是舵轴,这是舵面,叫平衡舵。平衡舵是什么意思?这个舵轴要往中心移一点的话,力矩转就非常方便了,这也是当时古人蛮有智慧的一个设计。

下面谈一下我和《清明上河图》发生的两个故事(以下内容主要基于两篇拙作,附文末)。

这个叫辘轳,我小的时候看到大人经常用它,现在很难见到了。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当时蛮火的,这好像会暴露我的年龄,至少有三十年了(注:其实没有30年,记忆错了,1991年首播,是26年),这部电视剧叫《辘轳·女人和井》,主题曲是当时的大歌星韦唯唱的。


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它很形象的,因为它是曲柄的嘛,曲柄这么摇,然后把水提上来。

因为这种辘轳带一个曲柄,我们就可以先叫它曲柄辘轳。这是中国古代很常用的,而且是古代很省力的一个提水机械,但是它产生于什么时候呢?

辘轳这个词比较早了,这是汉代的三幅辘轳图(注:第三幅摄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这个辘轳也叫辘轳,但是它跟刚才我说的还不一样,它基本是个定滑轮式的,就是只改变力的方向,并不省力。从汉代到北宋期间有很多辘轳的词出现,但是我们搞不清到底是这种辘轳,还是我刚才说的曲柄辘轳。


我举一个例子,在南朝刘义庆写了一本书叫《世说新语》。他讲了大画家顾恺之和三个朋友做游戏开玩笑的一个故事,他说:“每个人说一句话,看谁说的最危险,谁就获胜。”

第一个人说“矛头淅米剑为炊”,这是啥意思?就是说用那个长矛的尖淘米,用宝剑来做饭。第二个人说“百岁老翁攀枯枝”,在古代七十古来稀,百岁还要攀枯枝,那不是找死吗?第三个就是顾恺之说的,他说“井上辘轳卧婴儿”这个词是很危险,但是这个辘轳在这里我们搞不清楚,是前面那两种辘轳中的哪一种。后面的已经成为成语了,就是“盲人瞎马”,“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当然是最危险的了。

就是从汉代到北宋期间都找不到曲柄辘轳什么时候出现,这个工作是我做的,我写了一篇小论文。有一次我就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那个图很长,在右侧可以看到有一支队伍在踏青。后面画方框的地方是一块菜园子,菜园子里面就有口井。

《清明上河图》整一幅图就两口井,这是个圆口井,放大一下就是上面这幅图,在圆口井的上方,有很小的一个东西,如果不是做辘轳的话就没法儿解释。旁边有个人似乎是要提水,而且在他左侧的一方,有一个人挑着一个担子,应该是已经汲水而去了。

这是我国最早关于这种单曲柄,省力辘轳的最早形象之一。当然为了找更多的证据,后来又在北宋的墓葬里面一些砖雕和绘画中又找到一些,这是其中一个。

这应该(是)一个儿童,长得比较矮,可以看到他在用力地摇辘轳,一个人在艰苦地在摇曲柄提水。通过这几个证据,结合《清明上河图》,证明在900年前在中原地区,辘轳已经在普遍使用了。


再讲一个第二个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清明上河图》有很多版本,这是和明代仇英本版本有关系。这个东西小时候在我家,我奶奶让我烧火做饭的时候要用,就是风箱。我老家不叫风箱,叫风匣,匣就是小木盒子。

风箱非常好使,因为我小的时候经常听呱哒呱哒的声音,那个风门有响,它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推和拉的时候都产生风。它在古代不仅是烧火做饭的作用,古代中国发达的冶金也要全靠它来产生炼铁的温度。

中国有个歇后语叫“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就是说它这个原理的,它跟《清明上河图》就有关系。那风箱最早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早年有一位学者叫英国的李约瑟,他当然很有名气了,他发现北宋有一个书叫《演禽斗术三世相》,念起来挺拗口,就管它叫《三世相》。

《三世相》是个什么书?算命的,三世就是前世、今生、未来。李约瑟在这本书发现两幅图,左面是一个打铁图,右面是一个打银图。后面有一个非常小的木柄,因为它打铁的嘛,温度肯定要上去,所以他就断定宋代就有了风箱这样一个工具。

但是我几年前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古籍部看这个本子的时候,发现有疑点,这本书不是宋代的,是后来的。

我现在有三个证据。

这是第一组,左面是从这本书上截下来的图,右面是一个参考年代图。大家看第一幅图,这位男子头上戴的一个什么?是乌纱帽。这个乌纱帽有长翅,但是这个长翅不是很长,而且有圆角。

这是明代官服的一个特征,宋代是很长的。基本符合事实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大臣在朝上交头接耳,就把这个弄那么长,这样的话就不方便说话了。

另外看他的官服前面是有像补丁一样的东西,专业术语叫补子。实际上前后各有一个,前胸、后背各有一个,这是明清官服。就是官员的等级身份的象征。文官饰飞禽,武官饰走兽,所以说衣冠禽兽早期就是指他们的,但是现在已经变成贬义词了。

我们看右面,右面是明代一个绘画,这个图是明代的特征。再看第二个证据是一个承差,承差就是过去传送文书的一种小官吏。他戴的帽子顶部是平坦,四角皆方,它叫“四方平定巾”。这种小官吏戴的帽子是明代朱元璋之后流行起来的,朱元璋上台之后,他认为“天下平定,四方平定”,所以就搞了这样一个服饰下来。

右面这个是明代的一个版画,叫《琴心记》,讲的就是汉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为了爱情私奔的故事。但是中间这位老者,就是下面站的这位,他戴的帽子和左边承差的是一样,所以仍然是明代风格的这种服饰。

第三个证据是左图坐着的男子头上戴的帽子,专业术语叫“六合一统帽”,是六瓣布弄起来像半个西瓜,所以实际叫瓜皮帽。我们一般看地主老财戴这种瓜皮帽,流传到现在了。

“六合”就是东西南北上下,也就是六个方向,这仍然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才流行起来的。右边的图也是参考年代的一个书,从明代一个版本叫《红梨花记》,看到那左边第二人也是戴的这种瓜皮帽。

综合刚才这三个证据,我就否定了李约瑟那个本子,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证据还是比较充分的。有一次翻看一个关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的书,不过这次是在国家博物馆了,在国家博物馆当然不是原本了,原本在辽宁博物馆。

在里面就发现一个铁匠铺里面,大家看这个图,右面放大图看到三个光着上身的男子在挥锤打铁,打铁的话仍然是古代冶炼,他们打的是一些日用器具,剪子、刀、斧头等。后面是一个炉子,炉子再后面一位男子正在拉扯风箱,而且火门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到。

明代仇英的画作年代应该是1543年,就是16世纪中叶左右,而且仇英是南方人,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而且在长三角一带。这样的话就证明在16世纪中叶,长三角地区这种风箱应该普遍使用了。因为不普遍使用的话,入画应该会有一个过程,这就把这个年代的风箱跟《清明上河图》就结合起来了。

当然类似在《清明上河图》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我再举两个有趣的例子,这个的话现在应该很难看到了。但这是中国很传统的一种提水灌溉,特别在南方一种常用的器具叫龙骨水车,也叫翻车。

我们再看一个,仍然是在仇英本的《清明上河图》中,在汴河的一侧就是田地的一边,有这样一个草棚一样的东西,下面像个轮子,这是干什么用的?这个也很难猜,因为估计在座的应该没有人见到过,或很难了解到。

这是稍晚些时候,在那个时候再过几十年,在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牛转翻车,但是它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那个棚子。下面要一头牛,那个人当然是坐在木盘上来赶牛,牛拉那个盘,通过两个齿轮机构(注:严格说,一对齿轮和一链轮机构)带动这个水车,这是当时的一种很常见的,用来提水灌溉的高科技。

仍然是在仇英本的《清明上河图》里面有一个染坊,中间可以看到有一个人手托着一个像木架一样的东西,脚踩着好像什么东西,这个人在干什么呢?他叫踹布匠。棉布染色之后,因为古代的生活也不那么单调,有花花绿绿的衣服,有各种植物染料、矿物染料染色。


染色之后棉布太皱(硬),需要卷到这个布轴上放到一个石板上。那个人踩的是像一颗元宝的石头,有几百斤重,叫元宝石。把这个石头压到布轴上,这个人就是踹布匠。

他上去踩住,踩的话不可能像耍杂技一样,肯定是要托住一个框架,然后再进行踩,这样布就平整光滑了。

在《清明上河图》中,无论是宋本还是明本,都可以找出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东西。大家知道摄影摄像技术产生的很晚,大概在19世纪的上半叶。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这些绘画或壁画的资料,我们幸运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宝贵资源留给我们,使我们可以穿越到过去和古人对话,带着好奇的眼神领略那个陌生而神奇的世界。谢谢大家!

Self格致论道网站目前还看不到视频,从以下网站可以看到:

爱奇艺:http://www.iqiyi.com/v_19rrf3kc1k.html

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0MTU2OTYzNg==.html?spm=a2hzp.8244740.0.0

主要内容来源:

史晓雷,张柏春:《我国单曲柄辘轳普遍应用的年代考》,《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史晓雷:《中国古代活塞式风箱出现的年代新考》,《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第1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90766.html

上一篇:心忧国运、弦歌不辍
下一篇:人类的攀升:日心说的凯旋
收藏 IP: 159.226.79.*| 热度|

28 尤明庆 张晓良 李颖业 鲍海飞 刘浔江 冯大诚 王从彦 韩玉芬 朱晓刚 汪育才 白龙亮 晏成和 吴明火 姬扬 苏德辰 杨正瓴 宁利中 康建 黄永义 汪晓军 张叔勇 王启云 刘炜 刘钢 汪波 李泳 shenlu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