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给Journal of Informetrics投稿,该期刊是2008年刚被SSCI收录的期刊,这也是我首次给SSCI期刊投稿。
1、有5处语法错误,给改出来了。
2、有1处笔误,与本来想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同样指出来了。
3、我们习惯用“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这样的语句,结果两位审稿专家都认为不妥,难道国外就不重要?要注意国际化。
4、参考文献一位作者的名字错了。
5、建议引用情报学大家E. Garfield的一些重要的相关文献,并且给出了期刊和页码。
6、一些没有引用的文献也给我提供了具体的作者、论文题目、期刊、页码。
……
不要再举更多的例子了,投稿给这样的期刊,即使被拒稿10次、20次,也心甘情愿,至少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我也是国内两家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审稿人,从去年9月至今,大概审了40篇稿子,一般我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3-5点意见和建议,但是扪心自问,从来没有这么仔细地审过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再马虎了。近两年和导师沟通较多,他给我改论文最多的时候能改100多个地方,既感谢,也惭愧。
迄今为止,我累计发表了70余篇论文,投稿的期刊近100家。拒稿的期刊几乎一大半不给审稿意见,给审稿意见的也不够详细。录用稿件的期刊审稿意见大部分也不够详细。也许这是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情况,自然科学期刊的情况不得而知。
也许有人要说,拟接收的论文当然可以改得仔细一点,拒收的论文只要找出一两点比较大的不足,不需要仔细看了,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
听说国外期刊比较负责任,如果没有给国外期刊投过稿,体会绝对没有这么深。至少在专家审稿方面,中国许多人文社科期刊的审稿人认真精神似乎不够。
学术期刊的管理,最好要有良好的制度。如果制度不够完善,那么只能靠编辑和审稿人的良知。问题是,如果有完善的制度,但是相关人员的良知不够,恐怕还是不能很好地办好期刊。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解决?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2008.2.21俞立平于邗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