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读网上一热贴“献给正在老去的60后”,多少有些同感。作为生于60头上的已知天命的60后,正在老去或已经老去已成事实。不再有小孩子会叫你阿姨,奶奶、大婶、大妈,随他怎么叫,老了就是老了,反正叫什么也改变不了现实。
想起正在一天天接近“行将就木”的身体和大脑,有朝一日,回忆的思路已不再清晰,敲击键盘的手指已不再灵活,便想趁着记忆还没有慢慢消退,思维还没有变得混乱,精神还没有变得痴呆,写点什么,记点什么。写给自己,也写给后人。
60头上生人,想想在娘肚子里就挨饿的感觉,肯定是真正刻骨铭心的。其实,那个年代,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人也是分等级的,作为社会最低层的城市贫民,更多见证了那个社会大多数平民的生活。
60年代前期,日子相对平静。盛夏,昏黄的路灯下,围坐着一群群衣衫随意的成年人拉着家常,大人们多数谈论的是“张家长,李家短,今天吃了什么”等俗事儿,那个年代,除了从“话匣子”和为数不多的报刊上听来看来的,人们对世界大事,知道的并不是那么多,对国家大事,也似乎没那么多心思关心。
我们这些小孩子,夏日的夜晚最爱干的事情是在路灯下捉蚂蚱玩,那时城里路灯下的蚂蚱很多,都是周边的粮田里飞来的,即便是住在市中心,不足十公里之外就是粮田。如今那些地方早已是高楼林立,有几个小孩子在城里见过蚂蚱?即便在城边,也难见它们的踪影,早被农药消灭了得差不多了。回想起来,绿绿的肥肥的蚂蚱在煤球炉上烤着吃,好香!现在在孩子,恐怕只有在饭馆里才能品尝到变名“飞虾”的蚂蚱美味吧。
麦收时,城里的许多大人学生会去周边的农田参加收麦子劳动,这可不是像现在的城里人去城边去挖野菜那么浪漫,是义务劳动,没钱,可真得玩命干活啊。人们偶或偷偷从麦穗上扒下几把麦粒放在兜里带回家,放在锅里炒熟吃,也算一顿伙食改善呢。毕竟,那个年月,城里人很多家庭每天吃白面馒头都是一种奢望。
那个年代,城里人大多住的是没有卫生间的平房或简易楼房,卫生条件不好,不过邻里们倒是可以借着上公共厕所、倒便桶的时机见面,唠唠家常。还有,一个大院共用一个或几个水龙头,大冬天的去院里接水,有时还要排队,小手都冻裂了。。。可那时的邻里,多数还能互相照顾,不像现在,即便是住在一栋楼里,多数也是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事实。
相比现在,小时候的日子真的算很苦,没有温暖的楼房,没有每天丰盛的食品,更没有舒适的汽车,物质很贫乏,生活很单调。而如今,这一切都有了,我们却老了,时时感到不知足了,还有很多人怀念起过去的日子。。。
要说那个年代的孩子,真正能在现在的小朋友面前炫耀的,也就是没有那么重的学习负担,放了学可以跟许多小朋友在街上一边唱着“猴皮筋,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对”,一边疯玩,直到大人们站在各家的门口喊着回家吃饭才慢慢散去。小时候玩的很廉价,不外是撮羊拐,弹弹球,踢布包,还有猴皮筋做的弹弓,现在的孩子绝对看不上。但那些毕竟是带给我们童年快乐的东东。已难觅其踪。
人,永远都不会知足。俗话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但说实在的,我还是喜欢现在的生活,足不出户全知天下事,吃不完的好东东,玩不完的新鲜玩意,住着卫生设施齐全的楼房,冬天不用挨冻,夏天不用担心酷热难耐,看周围的小孩子们也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谁会否定社会的巨大进步呢?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回到过去,人们不过是想用过去曾经经历过的美好弥补今天的不如意。新的享受总会付出新的代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