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jian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ian123

博文

Daly的评论是福尔摩斯的狗,但文章应该不是!(一)

已有 2900 次阅读 2013-7-16 12: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章, 福尔摩斯

故事梗概:

 

2008年,世界银行出版了由来自16个国家的18位精英经济学家(包括2位诺奖得主)共同撰写的《增长报告》一书。当时,有个名叫Herman Daly的人,写了份批判性的评论,希望能引起这些精英们的注意和争辩。但后来他发现,评论犹如石沉大海,没有泛起一点涟漪。于是,Daly不无自嘲地说:看来,我的评论和福尔摩斯的狗差一样,在深夜关键时刻且哑然失声了。

Daly认为,精英们没有回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他们不可能为每份评论去浪费时间。毕竟,有些批评愚蠢之极,离谱无稽。但Daly毫不谦虚地说,写评论时他的大脑非常清楚,没有丝毫的痴呆现象。当然,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是希望大家对他这次狂妄给予原谅!在我看拜读了他的文章后,至少我是原谅了。

 

题外话

 

在我看来,上述文字不应该出现在正式刊物中。当然,如果非要出现的话,那也应该晦涩一点才对。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因为在中文文章中,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如此赤裸裸、如此挑衅的文字。地球人都知道,撰写报告的两个诺奖得主是谁。既然如此,他怎么还敢公开叫板?据我在国内发文章的经验,只要是国家核心刊物、只要有如此露骨的言语,拒绝发表才是王道!可国际正式刊物还怎么心平气和地能发表这般嬉笑怒骂的文章呢?国内、国外期刊绝不是一丘之貉!国内、国外学者亦不是志同道合!

 

回归主题

 

在Daly看来,《增长报告》充其量是一份政治宣言。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的共同作者和赞助商。任何对增长的赞美,都事拿客观研究的结果做幌子。高度概括的话,《增长报告》一书认为追求经济增长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且这个增长会永无止境,没有极限!

 

对此,Daly从一下11个方面给予反驳(鉴于原文较长,分3-5部分介绍):

 

1.通常,人们很容易发现有些东西的增长既是人们想要的,也是能够实现的。比如,我们需要多少自行车,就能生产多少自行车。更多的自行车意味着增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增长是善事,而且是可行的。

然而,单一的增长有时使人们分不清总量增长和再分配过程。总量增长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自行车,小汽车,住宅,轮船,移动电话等。它不仅反映了经济规模的扩大,也折射了真实GDP数量的增加。所谓真实的GDP,是指能同时反映总产品价值及为生产这些产品而投入的总资源价值。最简单的总量增长中,每个产品产量以相同比例增加。

与总量增长相反,再分配是指事物之间通过一定的资源转移,而实现此长彼消的结果。通常,理想而且可行的再分配方式并不意味着总量增长一定是众望所归定能成功的。比如,一艘小船上,为了保持船身的稳定,总能有效实现乘客重量的再分配。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可以无限增加乘客人数,因为过多的重量会使小船下沉。无论如何优化体重的再分配,这个结果不会改变。普林索尔载重线是乘客人数无法一直增加的一道魔咒!

再分配使高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向中低密集型产品生产转变成为可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经常倡导这样做。但是,这一做法因受如下两个基本事实的约束,始终无法实现100%的转变。首先,经济增长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各个部门独立变化的松散过程。这一点,可从经济投入产出表中很容易观察到。任何一个部门产出的增加,都必须同时增加对这一部门的所有投入。增加的投入部分,从其它部门分流而来。受第一轮投入增加的影响,第二轮经济活动开始时,投入也要相应地增加。其次,需求的限制。在人们衣食住行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对信息服务是不感兴趣的。因此,试图从资源密集型的食物生产和房屋建筑(GDP的一部分)向资源不太密集的信息服务产业(可认为是GDP从资源中的解耦)转移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惨状。而且,导致信息服务供过于求。

保持总量增长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在目前物质充裕的时代,要实现总量增长,可能得不偿失。尽管增加自行车而减少其它事物(比如铁矿开采导致原生植被的减少等。笔者注)仍是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前景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916-708579.html

上一篇:关于GDP背后的罪恶,你知多少?
下一篇:寂静春天中的经济增长(二)
收藏 IP: 60.165.17.*| 热度|

3 杨正瓴 李学宽 庄世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