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说说科学欺诈 精选

已有 9215 次阅读 2014-1-3 12: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收到某杂志编辑的约稿邮件,问我对科学史上的科学欺诈问题是否有兴趣?能否介绍一些历史上的科学家的欺诈行为,以及对科学的影响。

说实在的,我还真不了解科学欺诈,因而手头也没有太多的案例或者史料让我就此进行探讨。另外我也不是科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对科学史还不甚了解。

于是乎借此篇博文的机会,来谈谈我对科学欺诈的一些浅见吧。

可能我们一说到科学欺诈,更多的是造假,剽窃,抄袭等等。一些新闻媒体曝光的科学欺诈也大多集中在这些方面。在这方面,韩国的那个黄禹锡一定会是其中一个案例。这个一度成为韩国民族英雄、被视为韩民族摘下诺贝尔奖希望的研究人员,在200512月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他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200910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成立,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

在这里插一段话,谈谈科学欺诈产生的一个原因。随着科研经费竞争的加剧,科学家追求比其他科研人员或者竞争者更早发表研究成果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伪造或者修改实验数据,从而争得成果发表的优先权。加之出资方或者政府给科学家无形中增加的寻求重大突破的压力,也促使他们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并为了预期的结果而不惜“剑走偏锋”。媒体上的可见性对于某些科研人员来说意味着未来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增加,名誉的提升,而让媒体关注自己的一个途径就是发表“轰动性的”或者“重大的”科研成果。再有就是大家都盯着研究,很少有人去对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同时也有资料表明,大部分发表的成果都无法得以重复验证(这其中是否有一些成果经过了“修正”呢)。

其实说到欺诈,必然会涉及到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的问题。2012年的黄金大米事件也让人们对科研伦理和道德的问题更加关注。这种违反科研伦理和道德的行为是否也是科学欺诈的一类呢?

还有一些方面算不算是欺诈呢?比如科学家做科普是不被同行认可的,甚至会受到组织层面上的否定和杀伐,因而这些触犯了清规戒律的科学家在申报成果或者谋求其他成员资格的时候刻意地隐瞒科普方面的工作,这是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欺诈呢?比如霍格本为了成为皇家学会的会员,他不得不让其同事假装是《大众数学》一书的作者。

最后一方面,对于还不确定的事情就贸然地对外公布算不算是一种欺诈呢?比如1998528日,NASA宣布发现了太阳系之外的行星(extrasolar planet),NASA的电视频道和其他媒体对此给予了大规模的报道。79日,《天体物理学杂志》受到了相关的论文,818日,论文被接受,930日发表。200046日,新闻发布会说这个原行星可能是一颗背景星。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55458.html

上一篇: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四个非正式论坛的相关信息
下一篇:科学家让公众对气候变化更迷惑吗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7 张文军 李学宽 罗教明 王启云 汪晓军 lily201307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