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前提和指导
教育观是人对教育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受教育者观、教育者观、教育目的观、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受教育者观一般便可理解为儿童观,但二者有区别。受教育者不只包括儿童,但以儿童为主;儿童观不只包括把儿童看作受教育者,但把儿童当受教育者来看待是儿童观的重要内容。教育主要是指向儿童和为了儿童的,不管其本位和立场如何,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即儿童观都对其有制约作用,突出表现为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前提和指导,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观。
首先,儿童地位观和儿童权利观决定了教育者观和师生关系观。否认儿童的地位和权利,便必然导致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权利受到漠视,教师成为教育的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师生关系是上下级关系等这些教育观的流行便顺理成章。如果承认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尊重儿童的认识和能力,在教育中便自然会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亦成自然。
其次,儿童能力观决定了教育目的观和教育内容观。如果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教育的目的便是通过各种方式把他训练成适应社会的人;教育的内容便是先于儿童和外在于儿童而存在的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肯定儿童天生有学习的能力,有向上的潜力,教育的目的便是把他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但又具独特性的人;教育的内容便是儿童与各种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最后,儿童发展观决定了教育方式观。坚持环境决定观的教育者必然会用灌输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坚持遗传决定观的教育者也自然会用引发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而坚持建构观或活动观的教育者便会用对话、互动等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正确的儿童观是正确的教育观的先导和前提。
二、儿童观是社会文明状况的缩影
文明是人类在历史进化和流变中体现出的进步性和先进性。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质上一部走向文明的历史。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精神文明以其无形的统摄作用在文明的整体发展中居主导地位,儿童观作为人类观念层面的重要内容,属于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儿童观的存在状况。同时,儿童观的发展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所处社会文明状况的缩影。
“小大人”的儿童观漠视儿童期的独特价值,以成人为本位,以成人为师,强调成人对儿童的领导地位和支配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社会还处于等级森严、专制统治和思想控制的阶级社会。坚持儿童是“有罪的”儿童观,强调人类生命的原罪性、恶性,需要惩罚肉体和禁锢精神来获得救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浓厚的宗教性和神秘性。认为儿童是“白板”的儿童观,强调儿童的同一性和可塑性,坚信适当的训练和教育便能把儿童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的力量和理性的崇拜的社会状况。儿童是“有独特价值的生命体”的儿童观,强调爱和尊重儿童,还儿童以地位和权利,承认儿童的内在发展动力,这些观念正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注重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信仰。由此可见,儿童观不只是人们对儿童的总体看法,它还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发转状况的缩影。
三、儿童观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反映
自我意识是人把自身当客体进行审视和反思而得到的意识成果。按主体不同,可分为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人类群体的自我意识。可以说,“儿童观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社会对于人类自身不成熟的幼体的生存和发展持什么看法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儿童观是人类自我意识中的重要内容,”[i]也反映出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
人类最初是无自我意识的,它和环境是融合的、不分的,这时人类对待同类的幼体和动物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后来随着意识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意识到自己同自然和动物的区别,能把自身和外界环境分离开。但这时还不能动态地、发展地看待自身,只能静态地把成人看作人的唯一标准:老人是将死的成人,小孩是“小大人”。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人类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理性和价值,也能从性质上把成人和小孩相区分,即认为成人是具有理性和价值的人,而小孩是未成熟的人,甚至是“白板”,需要成人的训练和塑造。之后,环境决定观的出现与此一脉相承,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自我中心”的自大和自负。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发现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处境。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本质存在于人自身历经千百年的历史进化的过程中。新生儿并非“白板”,他的精神是人类漫长精神进化史的浓缩了的反映。儿童作为一个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生命体的儿童观便逐步深入人心。
[i]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