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听觉文化热背后的心灵诉求 精选

已有 4999 次阅读 2022-3-29 13:40 |个人分类:宁静志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余孟孟


2021年初,一档叫《听起来很好吃》的美食纪录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部片子以声音元素为创作重点,没有旁白,纯粹地通过声音向观众展示了各种精美菜肴,使观众得以近距离“倾听”食材和烹饪动作的丝丝细语,真的让人大开“耳”界。将声音捧为主角,通过唤醒耳朵的方式吸引观众,最具代表性的综艺节目就是2012年出现的《中国好声音》。此后,《见字如面》《朗读者》《我是演说家》《声临其境》《吐槽大会》《奇葩说》等语言类综艺节目,又将这种可视性声音文化不断推向高峰。另外,借新媒体造势,很多移动音频产品,如喜马拉雅FM、荔枝FM、企鹅FM也迅速壮大起来。据艾媒咨询的统计,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达5.7亿人,并预测2022年将升至6.9亿人。在新媒体和“耳朵经济”的合力作用下,听觉文化渐成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潮。

 

人类的文化活动和审美判断都是建立在各种感官基础上的,而在所有感官功能中,尤以视觉和听觉最为重要。这便出现了“文化视觉化”和“文化听觉化”两种倾向,同时也形成了人类特有的“视觉文化”现象和“听觉文化”现象。今天出现的听觉文化浪潮,表面上看来是“视觉文化霸权”走向极端的结果,是互联网经济的时代产物,但背后的实质反映的却是现代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灵诉求。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说的视觉文化转向、海德格尔所倡导的“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以及美国文化学者米歇尔和杰姆逊所预言的图像中心文化不断得到现实的印证。我们的时代,也被广泛地称作“视觉时代”“读图时代”“眼球经济时代”……视觉至上、视觉文化盛行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知识至上、理性至上、科技至上的价值取向。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就说过,“人类从眼睛那里获得的知识,显然要比从其他器官那里获得的更多。”事实上,那些和知识相关、具有理性主义的词汇,如“目的”“观点”“看法”“见解”“洞见”等都和视觉关系密切。这种在视觉文化基础上生成的理性主义及知识体系,随着自身的发展,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成了控制人、统治人的力量,甚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战争、经济危机、病毒灾害等。而人自身,也逐渐被知识化、工具化、规训化,人像一架机器一样被社会推着运转,越来越快地运转。与此同时,人在感性维度的创造力萎缩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缺失了,人在心灵层面的呼声和诉求更高了。

 

面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人开始寻求心灵的抚慰、疗愈和滋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聆听的诉求。因为,和包括视觉在内的一切感官相比,听觉和人的心灵、情感的距离更近。我们看到的事物保持在一定距离之外,而我们听到的东西却渗透进了我们的全身。视觉常常是旁观者,听觉却是参与者。路文彬在《视觉时代的听觉细语》一书中就说,“人的内心深处是眼睛无法抵达的,它只能借助于耳朵的倾听。心灵寂寞或者孤独不是一种景象,而是一种声音,指望眼睛是看不到的,唯有依靠耳朵方能够听见。同样,心灵的痛苦与狂喜也是需要耳朵的倾听才能被真切感受到的”。因此,被各种噪音所遮蔽的现代都市社会无法提供鸟鸣、流水,以及其他更美妙的声音时,人们便在咖啡厅、休息室播放购买得来、可反复播放的这类声音。或者在行走的街道上,戴上耳机,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声音节目,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享受内心的丰盈与快乐。

 

听觉文化遇到了一个非常适宜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催动下,听觉文本的多样性得到了更深的挖掘,听觉文化的表意空间也获得了更大的释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心灵需要去寻求和满足自己的聆听诉求。通过聆听,听者和被听者能够实现深度对话与交流,能够表达彼此对对方的关怀与关照,从而实现人本真的感性生存方式,以及向世界敞开心灵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随着听觉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崛起与盛行,学术理论界的目光也逐渐聚焦过来。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开始涉足听觉文化议题。甚至有研究者说,今天的人文研究如果回避了从听觉、声音入手来思考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研究维度,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立体、全面、丰富的。由此可见,从娱乐界到学术界,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听觉文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文化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1-1331548.html

上一篇:天地无心,但天地有节——读黄耀红《天地有节——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智慧》
下一篇:触不到的敦煌,触得到的敦煌文化
收藏 IP: 113.240.249.*| 热度|

7 黄永义 武夷山 尤明庆 王磊 范振英 程少堂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