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的地质之路
陈仁全
十多年前的中学语文有一篇课文叫《阿长与<山海经> 》[1],是鲁迅怀念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回忆性散文。鲁迅在文中多次提到自己喜欢的《山海经》,该书是先秦时代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2,3]。可见,鲁迅在幼年时期就喜欢地理。
1898年,17岁的鲁迅考入南京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简称矿路学堂),并于1901年毕业,期间总成绩为一等第三名[4]。矿路学堂为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张之洞所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基础上创办的一所培养矿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当时与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一起成为我国最早的矿业最高学府。在这里,鲁迅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引起了浓厚的兴趣[4]。三年时间里,不仅学习了格致(物理学)、算学、化学、金石学(矿物学)、熔炼学、测算学、绘图学等,认真学习了德语,还阅读了一些生理和医学书籍。于1901年11月和同学一起到句容县青龙山煤矿实习[5],了解了当时新式的采煤方法[6,7]。鲁迅也曾表示:“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8]。在校期间,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地质学是鲁迅接触和系统学习过的第一门自然科学课程[9],他还曾将《地学浅论》(Elements of Geology)抄订成两本[10],作地质学笔记,并认真钻研《金石识别》(Text Book of Mineralogy)[11]。1956年,许寿裳①的夫人陶伯勤向北京鲁迅博物馆捐赠许的多件遗物,其中包含9页鲁迅的地质手稿,经鉴定为是鲁迅在南京学习时的笔记。1990年春,发现这9页手稿作了多处修改,特别是后三四页,改得密密麻麻,有的地方还作了反复修改 [12]。
1902年,鲁迅考上留日官费生,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主要补习日语。期间鲁迅关注国内局势,特别是关于浙江地区列强争夺矿权的“争刘铁云条约”事件[13,14]。1903年10月3日,鲁迅在东京上野参加浙江同乡会声讨刘鸦、高尔伊出卖浙江矿权大会,之后便以笔名索子在《浙江潮》(月刊)第八期上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15]。这是中国人所写的第一篇中国地质的文章[4,16],也有研究表明更早的是虞和钦所发表的《中国地质之构造》,较鲁迅发表仅早半年时间[17]。《中国地质略论》主要摘抄了日本地质调查所的报告和图件,严格意义讲并非一篇纯科学的学术论文,而更多是综合性情报工作[16,18],文中所采用的专业名词多沿用日本译名。
1904年,鲁迅进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当年,与顾琅②合著《中国矿产志》,这是辛亥革命前第一部全面记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专著[19,20]。该书初版由马良③作序,书后附有《中国矿产全图》一幅和《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上海普及书局发行,日本东京并木活版所印刷。同年12月修订再版,1907年1月增订发行第三版[21]。其中《中国矿产全图》是将日本政府农商务省地质矿山调查局所绘中国矿产地质的秘图放大12倍改绘而成。
1906年后鲁迅弃医从文,留学归国后,在文学界声名远扬,但依然关心地质事业的发展,如曾向徐炳昶④约稿写就“中国西北考察团考察经过及工作”[22]。鲁迅弃医从文,可以说离开了自然科学的前沿阵地,但地质学习开阔了视野,自然科学启发了他理性的思维,强有力的支撑了他的思想武器,使其愈发具有“战斗力”,是历史选择了鲁迅!
参考文献:
[1] 鲁 迅. 阿长与《山海经》. 见:鲁迅全集(第二卷), 北京: 人民文艺出版社, 2005, 250-257
[2] 胡远鹏. 《山海经》:中国科技史的源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18(1): 75-85
[3] 张 建. 《山海经》—中国最早的地理志[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1(1): 94-99
[4] 黄汲清.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J]. 地质论评, 1982, 28(6), 603-610
[5] 薛世孝. 鲁迅与煤矿的不解之缘[J]. 当代矿工, 1997, (9): 40-41
[6] 鲍 昌, 邱文治. 鲁迅年谱(1881-1936)[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 457页
[7] 刘再复, 金秋鹏, 汪子春. 鲁迅和自然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 193页
[8] 鲁 迅. 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 见:鲁迅演讲全集,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2007, 106-114
[9] 姚 远. 《浙江潮》与鲁迅的两篇科学论文[N]. 科学时报,2008-6-11
[10] 郭志坤. 《中国矿产志》和鲁迅早期自然科学思想[J]. 杭州大学学报, 1978, (3): 30-37)
[11] 章鸿钊. 中国地质学界的前驱者, 见:叶良辅, 章鸿钊. 中国地质学史二种[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1, 86-89
[12] 叶淑穗, 杨燕丽. 关于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的说明[J]. 鲁迅研究月刊, 1991, (8): 7-8
[13] 王杏根. 鲁迅《中国地质略论》作意辨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7, (6): 14-19
[14] 王杏根. 再论鲁迅《中国地质略论》作意兼答杨天石同志[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 (1): 62-67
[15] 索 子(鲁迅). 中国地质略论[N]. 浙江潮, 1903, (8)
[16] 黄汲清. 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J]. 中国科技史料, 1988, 9(1): 3-13
[17] 王洲平, 谢振声. 中国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虞和钦[J]. 中国地质, 1990, (1): 26
[18] 王鸿祯. 中国地质学发展简史[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2, 11(增刊): 1-8
[19] 张以诚. 我国近代地质事业史上最早的地质学家,见: 王鸿祯主编. 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74-79
[20] 吕福堂. 《中国矿产志》琐谈[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2): 45-50
[21] 刘书友. 鲁迅与《中国矿产志》[J]. 沧桑, 1995, (5):58-59
[22] 金 涛. 西北科学考察团与鲁迅[N]. 科学时报 2010-6-1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