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面对新时代环境下的研究生,导师该如何做出改变? 精选

已有 18491 次阅读 2014-4-27 23:43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研究生教育, 师生冲突

面对新时代环境下的研究生,导师该如何做出改变?

(王德华)

 

本是一篇随感的文字,意在释放心中的困惑和郁闷。有位朋友程老师给我发了消息,很长,以至于在我的短消息页面不能完全显示内容。后来,与程老师有了简单对话,算是我的回复。但没有详细思考,只是表面上的。总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相信不少老师会有相同感受,今天稍微整理了一下,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我的文章:原来导师的心理也是如此不堪一击

 

程老师:

您的字里行间我颇有同感…….我即将步入不惑年龄,但总觉很多困惑,尤其对您这篇文章我也是感同身受。我也在问自己是否我的心理太过脆弱?您读到有关年轻学生所写,他们所感,我也一直反思自己。看到您的两张片子,我似乎释然,好像我也找到了理由。我试着说服自己,像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都至今还会困惑,我现在的困惑是太正常不过。只是显然我这样的困惑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会持续很久,甚至伴随我的职业生涯,除非我被迫或自主离开象牙塔?我扪心自问自己真诚正直,追求卓越,希望能看到学生因为研究生的经历有他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快乐就好。因为我相信,任何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苦难只是其中一种。只是这样对于某些学生好像并不适合,他们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己为中心。奈何我一遍遍提醒,都非学生心甘情愿,因此我也觉得自己闭嘴更合适些。

我的理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个快乐读书人。我们到底要怎样做,不仅是老师,还有学生,才能一起陪伴和引导学生度过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研究生青春岁月,在此过程,不仅做学生想做的,还能做我们想做的?

王德华:估计是时代的问题了。当今学生思想意识变了,导师需要进行改变。只是我发现自己改变太难了啊。很多看不惯的事情,总是在你的眼前,怎能心不烦?当今为师,更是一种修行。

程老师:“今天一早,我把您的博文转成繁体,发给我在台湾的博士后指导老师,我们同样遭遇了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能在您文中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确实描述了我们当下的心情。我也一直在想,我和学生的年龄差距还不算太远,是我太固执?还是我情商太低?入职之后,有老师善意提醒我不要太认真,要圆滑些,要学会应付。我一直没学会,也从来没想学,只是我现在也开始反思真的要从此要改变自己吗?我一贯坚持要么不做,要么就尽我最大努力去做好!如果真的是我的错,我也愿意让步和改变的。可能本无所谓对错,只是我想做个快乐读书人,我不能觉得烦,只能学着去理解和包容。 ”

王德华:我欣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达到了,境界一定不一般。我藏书不算少,不知是否有万卷,也没有功夫完全读完。但我确是走过万里路,感受也很深,以色列、南非、巴西、俄罗斯、希腊等风情人情、文化传统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有太多不同,文化的力量会感染着你,文化的差异也会激发你去思考一些问题。我欣赏这样的目标,读书人也应该有这样的目标。

程老师: “一路走来,总有贵人相助。一个善意提醒,一个举手之劳,一个推荐机会,一句温暖人心的问候 ......, 每每想起,总是有很多感动。所以希望在自己有能力回馈的时候,坚持做对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请。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做自己和别人生命中的贵人。”

王德华:我走到今天,完全是贵人相助,我的两位德艺双馨的导师,我的朋友,我的学生们。我的想法与你很是一致。在自己感动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去帮助他人,学着自己老师的样子,去指导自己的学生。总是以为这是有意义的事情,是正确的事情。看来不是这样,所以就有了困惑。

程老师:“不知道我现在改变是否来得及?我到底要怎样改变?变成不烦,却还能自我喜欢的自己?”

王德华:学生思想意识变化了,导师不改变是不可以的,改变是必须的。的确,该怎么改变呢?我们的骨子里血液里渗透着那个时代的文化传统,渗透着我们父辈的为人处世原则,浸透着我们的导师的精神和素养。这些与当今大环境的文化是有冲突的,与当今社会的导向是有抵触的,自然与新生代的学生在意识形态和追求方面,必然有些冲突。如果随了社会,随了学生,那不需要导师去指导就可以实现,实现得会更快更好。导师是干什么的?即使限制在学问上,也要秉承严谨务实、实事求是,不可以粗心、编造甚至剽窃。学者,不可以没有良心,不可以昧良心。这,必然会有些困惑,也必然是一种痛苦和纠结。

程老师的疑问,我也没有答案,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做事的风格是要坚持的,做事原则是不可以放弃的。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可以改变,科学本质的东西不可以改变。我很欣赏“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力做好”的做事原则。前些日子,我跟我的学生交流,同样是这几句话,学生也赞赏这个原则。浮躁的环境下,尽力而为,做到专业,做到极致,是很艰难的。

我在研究组里一直提倡和坚持“快乐生活”的理念,直到今天。我自己困惑的是,我的理念使得学生和老师都尝到了“快乐生活”的苦果。很多次了,很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至少我觉得我还是要坚持一些方面的。优秀好学有追求的学生,我还是会全力扶持。我还是相信,宽松的环境,宽容的氛围,是有利于优秀学生发展的。宽松导致散漫,宽容导致无礼,应该是少数。很多潜意识的东西,不是导师可以改变的,是父母家庭教育的结果,导师只能尊重和包容。

文化建立很困难,维持更难,放弃则很容易。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89258.html

上一篇:踏青赏春随想
下一篇:导师的八十大寿生日感言和老友的祝福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40 杨民力 刘洋 关法春 蒋敏强 刘安金 唐凌峰 刘天亮 张红光 武夷山 李学宽 罗德海 王荣林 罗帆 孔梅 葛肖虹 赵序茅 孙学军 董云伟 魏金本 黄永义 李春发 张能立 杜占池 张波 戴佳洪 彭真明 李志俊 徐大彬 沈友明 唐小卿 蔡庆华 尤明庆 郭嘉琳 Newphysics 者仁王 xqhuang zhangjinxue zgg Joneyao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