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踏青赏春随想 精选

已有 6076 次阅读 2014-4-7 08:53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春天, 随想, 踏青, 赏春

踏青赏春随想

(王德华)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发现了落在地上的杨树花序。杨树花序是柔荑花序,像毛毛虫,在还没有一丝绿色的初春率就先冒了出来,很快就掉落在地上。老家有说法是清明节过后就见不到杨树的花序了,叫“过了寒食没有它”。杨树花序散落的时候,好似树下一片的毛毛虫。有一天晚上看到迎面的车灯照在散落在地上的杨树花序,觉得很美。随在路边弯腰捡了一个,没有想象中的凉和湿润的感觉,有点干涩。小时候捡过的,拿在手里湿润润的,感觉到了春意。

 “春风杨柳万千条”,“春风动春心”。春天的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和味道,柔柔的,暖暖的。“二月春风似剪刀”,硬是把冷冰冰的万物吹醒了,所以就有了“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景色。记忆中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惬意景致,多年没有体验了。“清明时节雨纷纷”,怕是写的江南吧。都说“好雨知时节”,北京的气候很需要春雨,久盼不得,难怪农谚说“春雨贵如油”。

春天来了,人们也一改懒洋洋的心态,都会外出踏青赏春。有一天,突然思考其起踏青赏春的目的是什么?赏什么?怎么赏?是感悟生命的奇妙?还是感叹自然?还是涤荡冬眠的心灵?还是去感触大自然的地气?

很多人都知道“博物学”这个术语,对应的英文是Natural history。尽管有学者认为二者有差异,我还是非常喜欢“博物学”这个术语,也觉得二者对应的不错。达尔文式的科学家就是博物学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博物学者,Naturalist。博物学,就是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感悟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尤其是动物、植物等大自然养育的生灵,还有地质地理等大自然的造化。认识它们,理解它们,有什么用呢?这应该是一种境界。接触大自然,人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感悟大自然的法理,会升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记录一下这个春天看到的季节时令:

2014330星期日。

今天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很多植物都开花了:大部分白玉兰都谢幕了,紫玉兰正在盛开着。贴梗海棠,也正盛开着。连翘,还是依旧黄黄的。紫叶李,正怒放着。健身区边上的桃花也开放了,是粉色的。那棵碧桃,深红色的,还只是花骨朵。

还有,紫色的紫荆,花骨朵已经爬满枝条了。西府海棠的花苞像是马上就要爆开了。还有白色和紫色的丁香,枝头的花骨朵在春风中摇曳着。在颐和园里看到了开着紫花的地丁,还有那喜欢的二月兰。

41

晚上下班回来,走进院子里,在楼的拐弯处,就闻到丁香花香了,那是只有春天才有的一种幽香。

从没有见过白花花落地的紫叶李的花雨。今年在我坐车回家的下车的车站旁边,有一行的紫叶李,这几年都长大了。似乎今年的紫叶李花开得特别繁盛,落在地面上的密密的白白的小花,也很好看。

这几天单位主楼前两边的银杏树发出新芽了,一片片扇形的小叶都是小心翼翼的吐露出来,很精细的样子。每个枝头,大大小小,都鼓出了嫩芽,看着好秀气。以前没有留意过,今年发现很喜欢这种细腻的绿色。研究所的广场两边,曾是很萧条的银杏林,眨眼间变得错落有致的嫩绿了。喜欢那种密密麻麻的幼芽涂抹的新绿。不久的夏日就会是浓荫墨绿,然后秋天则是一片金黄。

都忙着苏醒生长了,怎么椿树,还有那槐树,总能沉住气呢,似乎一点萌动的动静都没有啊。春天里这是一种萧条中的沉稳,不着急争艳,还要多睡一会儿。

说点对各种花儿的感想。

榆叶梅本是花期很长的,单位园区里有两棵小的榆叶梅,颜色淡雅,不知怎么早早就败落了。有点英年早逝的感觉。不远处路对面一个路口处,一棵大一点的的榆叶梅正慢慢繁花似锦起来,没有开放的时候,满树的大大小小的不同颜色深度的花骨朵,很有型。还有那道路两边的成行的榆叶梅,那是园区的一景,远处望去,很是壮观。

园区里去北餐厅的路边上有小片桃树林,逐渐都很像样了。树都不大,但桃花很美丽,素洁、水灵。桃花有素雅的,也有火辣辣的,各种深度的红。深红色的应该是碧桃。

连翘,花期也不短,有耐心一直陪伴着其他的花逐渐开放。连翘那黄黄的小花,单枝很是招人,整树的黄就显得凌乱了。花开得好像没有章法,很像拥挤的十字路口,分不清往返的脉络。远处看,那眨眼的黄,渐渐地有了绿叶的衬托,煞是好看。

紫玉兰应该很耐看的,花朵很庄重典雅,有些高贵。但紫色花瓣内层的白,显得有点伪装,就有点不喜欢了。在紫荆没有盛开前,春天里这样的紫色不多见。细细看,还是那白白的玉兰显得更高贵些,素雅、纯洁,不失庄重。

草地上开着紫花的当是地丁了。绿叶中夹杂着高挑的紫色的花,不少地方是成片的,墨绿上面有一片紫色的小花,毋庸置疑地美丽。

那早早在枝头迎风摇摆的西府海棠,红红的骨朵,在绿叶的包围中,在没有雾霾的蓝天下显得格外美丽。

园区里有一棵山桃花。每年都是她早早地绽放着,远远望去,那满树的略显白的粉红,很显眼,但似觉异常地孤独。许是怕不能与桃花和碧桃相媲美,所以就早早开放了。

院子里,还有几棵梨树,这几年也开花了。梨花是白色,那是纯白,很耐看。

坐车上班的路上,一到春天,每天都会看到道路两边树木花草的变化。最早扎眼的是那些在干枝上就盛开的一串串的桃花,一片绿叶都没有,看起来像是假花。在没有绿色的早春,这些过于招展灿烂的爬满树枝的花,实际上不觉得怎么很美,显得有些突兀,跟周围的环境不相称。过了这几天,高层的槭树开始变绿了,配上低层的花枝招展的桃花,就有了层次感。有层次感,就美丽多了。还看见路边那深红、淡红的桃花,还有紫色的紫荆,与黄黄的连翘组成的图案,也是很有层次感,高低错落,造型也不错,坐在车上看上去很漂亮。有些路段有一排的紫荆。那些枝条精密的紫花,那种紫红,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看起来也很漂亮。

43

杨树的枝头发绿芽了。路边墙上的爬山虎那看似已经干枯没有生机的藤条上,也在顶端冒出了紫中带绿的嫩叶。榆树的树梢上也挂满了榆钱。看来最懒的是梧桐树了,园区门口对面的梧桐树还在冬睡中,树梢枝条没有任何生机。

45-6

今天,竟发现干枯的梧桐树枝头上也开满了淡紫色的梧桐花了。小区院子里的那丛棣棠花,才两天的功夫,就已经是黄黄的一片了。

 

… …

日月星转,岁月轮回,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这就是大自然的节奏中,生命的坚强,生命的美丽,生命的乐章。

大自然的颜色,似乎很难用赤青黄绿青蓝紫来描绘。再美的画笔画不出大自然的那种美,再花哨的语言,也难以描绘出大自然的那种神奇。我家窗外有一片桃树林,是碧桃。这几天也花满枝头了。桃林后面是一排早已墨绿的柳树。前景的粉红,背景的柳绿,非常美的一幅画。拍出来的照片总是没有看到的那种层次感,要拷贝大自然的色彩太难了。所以艺术家、文学家才有了所谓的抽象、提炼和创作。写真太难太难了。

每年看到五彩缤纷的花儿,总是忍不住拍几张照片。拍过了,也在想,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各种漂亮的照片充满网络。自己拍的这些不上档次的照片有什么用呢?是记录物候呢,还是记录时令呢,还是记录花期呢?还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是想通过自己的眼睛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通过自己的手记录大自然的美丽呢?

春日里的桃花,夏日里的荷花,秋日里的菊花,冬日里的梅花。是什么指令让她们选择了不同的时令怒放,在不同的季节点缀着大自然的美丽,使得四季从初春的少女,到夏日的少妇,到秋日的熟女,到冬日沧桑的母亲。是什么体制使得她们配合得如此默契,相处得如此和谐?

 

大自然中,每一朵花,都能够绽放,也都会有机会绽放。花期有早有晚,有长有短,花色不一,有黄,有红,有紫,有白。有些勤快的,如迎春花,是最早唤醒人们的冬睡的。很快就被玉兰、山桃花和贴梗海棠盖过去了。迎春花似乎很知趣,辉煌过了,悄悄退出,留下了满丛的深绿,偶尔也有零星的小黄花。

西天路上无老少。成才路上更应是无老少才是。大自然如何提供时间和空间让每一朵花都绽放?如何让这些姹紫嫣红的花儿在不同的季节有序开放?不同的时令,有不同的角儿。这是大自然的智慧,是大自然的法则。天意难为,所以古人早就意识到“道法自然”。

这些日子,总是想这些。想了又想,各种因素掺杂,不好理出一个头绪来。自己体验,最有真实感。自己的记录,最有可信度。

踏青赏春,赏什么呢?

 

 

园区春色(2014.4.3):

 

银杏

丁香

碧桃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

桃花

紫叶李

榆叶梅

地丁

 

榆叶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82690.html

上一篇:梨花风起正清明
下一篇:面对新时代环境下的研究生,导师该如何做出改变?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22 戎可 李伟钢 武夷山 李宇斌 庄世宇 孔梅 陆俊茜 张忆文 李学宽 陈国文 尤明庆 陆雅莉 张能立 张海霞 郑永军 王琛柱 蔡庆华 daochuquliulang JIANHUN biofans wangqinling z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