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兴趣重要,还是生存重要? 精选

已有 5352 次阅读 2024-6-2 10:00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兴趣重要,还是生存重要?

王德华

 

有年轻朋友问:“如果让您再做一次选择,您选择什么研究方向?”

类似的问题还有,“如果您处在我们现在的状态,您如何选择您的科研方向?”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对一个学术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如何把握研究方向,是值得每个学术人认真思考的。

从我自己的科研经历看,科研方向和科研兴趣是慢慢形成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我在大学期间做毕业论文的时候,算是初次认识科研活动,做的是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属于生态学方向。硕士期间导师给的课题是高原小哺乳动物代谢产热的季节性变化,开始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属于生理生态学方向。博士期间继续硕士期间的方向,高原小型哺乳动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完全独立开展工作。博后期间,也是继续从事动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这就是我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这个研究方向的过程和原因。

对一个领域和方向,了解的多了,理解的深了,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专业兴趣自然就慢慢加强了。我从事的是小型哺乳动物的产热和体温调节,逐渐从生理学、生物化学机制过渡到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机制等。虽然也会关注其他动物类群的相关文献,但也只是关注和了解,由于精力有限,一般也不会轻易去改变自己已经有了些基础和积累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科研兴趣了。

所以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当然,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科研兴趣也会改变的,甚至会丧失的。

一旦有了兴趣,又有条件发展自己的兴趣,当随兴趣做下去。一个人有条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当然,也有些学者创新意识强,学术思维敏锐,有宽阔的学术视野,过一段时间就会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回到开始的问题,作为年轻学者,是兴趣重要,还是生存重要呢?

我的回答是,生存是第一位的。青年学者首先要站稳脚跟,要立起来,科研工作要能够延续下去。这的确不容易,新入职的年轻学者,研究经费、实验室、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等都是决定因素,一旦科研经费不能持续,科研产出不能持续,就有生存问题。但不管怎么,首先要生存下来,然后才能考虑兴趣和发展。

如何能够生存下来呢?这当然也不容易。年轻学者似乎是不能停步的,一直在爬坡,需要努力的方面也很多。如要申请科研基金项目,就需要了解和满足获得资金资助的条件和要求。如要晋升职称,就需要了解和满足职称晋升的条件和要求。

所以,青年学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清楚自己有哪些优势条件,扬长避短(短时间内是扬长避短,长时间内需要扬长补短),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年轻学者的方向和兴趣选择,与自己在博士期间和博士后期间的工作基础是分不开的。所以,博士期间、博士后期间出色的工作基础,是年轻学者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436569.html

上一篇:喜庆王祖望先生90华诞
下一篇:研究生阶段是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时间
收藏 IP: 60.233.16.*| 热度|

32 王涛 郑永军 武夷山 周忠浩 崔锦华 孙颉 王从彦 曾杰 宁利中 孙南屏 刘钢 李东风 冯兆东 周健 白龙亮 刘立 邝宏达 卫文强 郑强 黄永义 王安良 张红光 籍利平 朱林 杨正瓴 刘全慧 钟炳 谌群芳 农绍庄 周阿洋 guest99890511 guest0152052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