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清河变清需要黑白分流思路

已有 2482 次阅读 2016-5-31 09:38 |个人分类:民生问题小议(10-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清河变清需要黑白分流思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5月51日

 

清河原本是清的,后来越变越黑,主管部门说要清理,通过黑清混合,慢慢变清,但是变清的进度赶不上变黑变臭的速度,只是遏制了加剧恶化的进程,这表明目前的治理思路可能需要改变,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建立排污站,混合稀释等措施,恐怕需要考虑尝试排污出口和清河流量黑白两股流分离的思路,如果污水和排污水走专门渠道,清河与排污水桥归桥,排污在下,河水在上,路归路就可以从根本上化解这个难题了,既然几百年前法国塞纳河能做到,为何我们不可以努力做到呢。问题是这里城乡结合部,不是金水桥和中南海,也不是副中心,顶层设计排不上队,也难以补短板和创新思维了。

今天早晨在天通院街心花园通往北苑桥上看清河水依然是黑的,随风还感受异味,临河边有座国际养老院,本来靠河边是宣扬的优势,现在环境不达标,成了风景这边很好,味道这边很怪,这不大刹风景吗?

照片14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8

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能否使清河变清?

 

黄安年文  2007年4月11日

 

打从2002年我们搬来天通苑,清河立水桥东段的河水就是黑的,从来没有清过,早就听说要治理清河让清河变清,但是让清河变清谈何容易。一来,清河西段有污水处理厂,但是排入东段的水从从未见到变清过。二来,在东段并无污水处理厂,这里沿河附近每天有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清河,如果不切断这些污水源,即使由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排入东段,依然解决不了水变清的问题。至于这条清河已经成了臭水河是夏天临近河边居民闻到恶臭的发源地。

 

早就听说,东段的清河需要整治,而且看这架势也整治了一年多了,现在正在加紧施工,所以今天下午发兴骑上自行车实地了解一番,这一走算是对立水桥清河东段工程的前景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原来现在施工的是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这个拓宽工程和解决清河水变清还不是一个问题。目前的施工似乎是治标不治本,仅仅是河床拓宽工程,在拓宽处的河床铺以石块,在河床拓宽两侧树起了石墙,在紧靠立水桥东侧建筑水闸,但是并没有修建河两边的排污水管,以至污水源源不断地继续排入拓宽后的清河,这样的整治,难道能够让清河变清吗?

 

附图全部为笔者2007年4月10日下午摄于现场:

1.民工在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中施工。

2.民工在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中施工。

3.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工地。

4.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工地。

5.民工在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中施工。

6.清河立水桥东段河床拓宽工程工地。

7.清河立水桥东段水闸工程工地。

8.清河立水桥东段水闸工程工地。

9.紧靠清河立水桥东段污水直接排入清河。

10.紧靠清河立水桥东段污水直接排入清河。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10.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黄安年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81404.html

上一篇:张云著《也读红楼》提要
下一篇:天通苑东一区人工湖富营养提前到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2 陈楷翰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