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林默涵文论》提要

已有 2765 次阅读 2016-4-28 08:10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林默涵文论》提要

《林默涵文论》提要

黄安年辑,黄安年的博客/2016428发布

 

书名       林默涵文论

著者       林默涵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编者       黄华英王永年

责任编辑   蔡宛若

装帧设计   姚雪媛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国英印务有限公司

版次        20164月第一版

           20164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     700毫米 X 1000毫米1/16

印张           34

字数           50万字

定价            88

页码           525

ISBN          978-7-5039-6161-1

《林默涵文论》出版座谈会将于2012642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林默涵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和文艺战线杰出组织活动家,也是老吕的良师益友。

照片14张中签13张拍自该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沉痛哀悼林默涵(1913.1.10~ 2008.1.3)同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1月11日发布

1月10日晚(北京时间)冯其庸先生给吕启祥打来电话,获悉久病中的林默涵同志在1月3日凌晨逝世,默涵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1月10日上午(北京时间)在北京医院举行。老伴吕启祥随即拨通电话和在北京的邹士明取得联系,她参加了在北京医院已举行的默涵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并代吕启祥献了花圈,有三百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其中有许多原中宣部的工作同志。默涵同志是老吕文革前在中宣部工作时的老领导,多年来和默涵同志保持联系, 默涵同志住院几年间,老吕曾多次前往医院看望,没想到这次来美国竟无缘再次看到默涵同志。

 

默涵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和文艺战线杰出组织活动家,他为人随和,宽以待人,深受文艺工作者喜爱,也是老吕的良师益友,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师长。

 

正如林默涵同志生平所说: 林默涵同志“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精辟见地的文艺理论著述,在我国文艺史上留下闪光的篇章。他一生光明磊落,正直无私,敦厚谦和,生活简朴。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文艺战士的优秀品德。他的逝世,是我国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怀念。”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299.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黄安年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

林默涵

林默涵(1913.1.102008.1.3 ),男,福建武平人。原名林烈。著名文艺理论家。

中文名

林默涵

   

林烈

   

中国

   

汉族

出生地

福建武平

出生日期

1913110

逝世日期

200813

   

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

毕业院校

延安马列学院

   

共产主义

目录

1.       1人物经历

2.       解放前

3.       解放后

4.       早年活动

1.       回国工作

2.       抗战时期

3.       抗战胜利后

4.       新中国成立后

5.       十年浩劫

1.       新时期

2.       2主要作品

3.       3人物评价

林默涵人物经历

编辑

林默涵解放前

1928年在福州高中师范科求学时受革命思想影响,随后在福州、厦门、上海等地从事革

林默涵

命活动。1935年到日本学习。次年回国,先后在进步报刊《生活日报》、《读书与出版》、《世界知识》和《国民周刊》任编辑,并开始用笔名默涵撰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和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作抗日宣传工作,后到武汉任《全民抗战》编辑。1938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参加编辑《中国文化》。1941年主持华北书店编辑工作。1943年调《解放日报》编辑副刊,在该报上发表不少短论和杂文1944年冬调重庆《新华日报》。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上海,后赴香港参与编辑国统区出版的共产党机关刊物《群众》,和共产党领导的文学刊物《大众文艺丛刊》。这期间的政论、杂文和文艺论文结集出版的有《在激变中》、《浪花》和《狮和龙》。

林默涵解放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他的论著具有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的特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文艺理论家、艺术教育家、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林默涵同志,因病于公元2008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林默涵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林默涵早年活动

林默涵同志1913110生于福建省武平县1928年初中毕业后,考入福州高中师范专科。受进步思想影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用真名林烈发表白话诗,痛斥土豪劣绅,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并被校方开除。不久,到上海积极从事地下工作,参加罢课、游行、讲演等革命活动。1930年,调任革命互济会福建省总会秘书长,两次被捕入狱,经营救保释后,转入共青团福州市委任秘书。1934年,到上海一家报馆工作,向《读书生活》等报刊投稿,发表文章。

林默涵回国工作

1935年,林默涵同志东渡日本,入东京新闻学院学习,与进步朋友成立哲学读书会,潜心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毅然回到祖国。不久去香港担任邹韬奋主办的《生活日报》副刊编辑,开始用默涵的笔名发表文章。后到上海生活书店工作,参与编辑《世界知识》、《国民周刊》、《读书与出版》,并在《自修大学》上发表学习哲学的文章。

林默涵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默涵同志参加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任宣传部部长。他满怀热情地参加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随军转战苏浙前线。不久,到武汉参加《全民周刊》编辑工作。19388月到延安入马列学院学习。同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林默涵同志到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工作。1940年,他在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办的《中国文化》月刊做编辑工作。

1941 年,林默涵同志奉命调任延安华北书店总编辑。1942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对他的一生文艺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随后,被调到《解放日报》副刊部工作。这期间,他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撰写大量抨击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杂文、表彰先进人物的特写、普及生产知识的小品。他还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对群众创造的新型人民文艺,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后出现的新的文艺形势,对艺术家深入工农群众所展示的新面貌,都给予了热情的讴歌。

1944年,林默涵同志奉命到重庆《新华日报》工作,负责建立新的通讯科,接待读者来访,回答读者来信,建立《新华信箱》,组织和联系通讯员,组织进步青年到中原解放区工作。1945年,任《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

林默涵抗战胜利后

抗战胜利后,林默涵同志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主办的《群众》周刊工作,同时参与编辑《新文化》刊物。国共和谈破裂后,《群众》周刊移到香港出版,林默涵同志任编辑,同时参与编辑《大众文艺丛刊》,联系进步报刊,开展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这时期,他除了继续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文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论文,后来集成杂文集《狮和龙》和文艺论文集《在激变中》。

林默涵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林默涵同志以满腔的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1950年被任命为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计划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1954年任处长。1959年被任命为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

1952 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林默涵同志为《人民日报》撰写了社论《继续为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文艺方向而斗争》。此后,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艺理论文章和讲话,坚持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党的文艺政策、文艺规律、文艺创作方法、传统文化等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入研究、探讨,在我国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955年,林默涵是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他通过《人民日报》编辑部得到了胡风先生的信件,他最早敏感到这批信件的重要性,建议立即上交毛泽东,是他想出四个题目要舒芜分类整理成了第一批材料,随后他又参与摘录、整理胡风的更多信件,编成了第二批和第三批材料,还写了一些按语。

随后的事,竟由最高领袖捉刀,写出了著名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材料按语,以此作为运动的纲领性文字,把一大批跟胡风有些来往的人都打成了反革命,投进监狱,进而又在全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肃反,千千万万个无辜者,被隔离、逮捕、关押,直到被夺去生命。

林默涵曾是参与胡风事件全过程的领导人之一,但当人们后来问他,为什么要把胡风打成反革命?他的回答竟然是谁也没有料到!”“我还想说几句话:我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我一定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但我决不向任何人忏悔,因为我从来是根据自己的认识,根据当时认为符合党的利益和需要去做工作的,不是违心的,或是明知违背党的利益和需要还要那样去做的。过去如此,今天、今后也如此。这里不存在什么忏悔或宽恕的问题。[1] 

1961年,林默涵等同志组织文艺界集体讨论起草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文艺十条》),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他还组织领导了现代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工作,并参与了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为我国的戏剧现代化革新和芭蕾舞民族化付出了心血。同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召开高等院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后,他主抓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7个专业的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全国著名的艺术学科专家深入研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艺术教育教材体系。

林默涵十年浩劫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默涵同志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关押达十年之久。1975年到江西丰城钢铁厂监督劳动。面对残酷的迫害,他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品质。

林默涵新时期

1977 年,林默涵同志恢复工作。他以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很快投入到工作中,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同年12月,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负责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并注释等工作。他带领有关专家和编辑骨干,深入研究,艰苦工作,使全集注释工作于鲁迅诞辰100周年

林默涵

前夕完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19785月,林默涵同志担任恢复全国文联及各协会筹备组组长。他主持召开的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委会第三次会议(扩大),成为文艺界拨乱反正的会议。他力主平反冤假错案,对文艺界在文化大革命和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期间的案件进行全面复查。1979年,他参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参与起草大会报告。会议期间,他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兼大会秘书长,并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他为文艺界的拨乱反正,为文艺界的团结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林默涵同志担任文化部顾问。1983年任文化部艺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任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1985年经中央批准,发起和创建了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他任第一任理事长,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他倡导成立了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文化部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人才的培养。后来,他又被推选为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

198912月,林默涵同志担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促进文艺界的团结,推动全国文艺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他主持召开了全国业余青年文艺工作者会议,鼓舞业余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大批新作品。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他主持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他还整理发掘了大量的重要文艺史料。

林默涵主要作品

编辑

林默涵同志是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顾问,他一生勤耕不辍,论著颇丰,主要有杂文集《狮和龙》、《浪花》,文艺论集《在激变中》、《林默涵文论集》、《林默涵劫后文集》、《心言散集》,专论《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等。

林默涵人物评价

编辑

林默涵同志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精辟见地的文艺理论著述,在我国文艺史上留下闪光的篇章。他一生光明磊落,正直无私,敦厚谦和,生活简朴。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他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文艺战士的优秀品德。他的逝世,是我国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怀念。

诗人牛汉有题为《为冯雪峰辩诬》的文章,说到1957年底冯雪峰撰写《鲁迅全集》第6卷中《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注释。鲁迅这篇文章对30年代的周扬、夏衍等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的描述,显然让周扬等长久不安,如鲠在喉;这在50年代对确立他们正确路线代表的地位肯定造成尴尬。因此,借着冯雪峰的被打倒,便以威胁利诱手段,要他承担责任撰写这篇文章的注释,为周扬他们洗冤辩白。冯雪峰难以抗拒,便起草了初稿。周扬他们对这个初稿并不满意,195711月的某天,在林默涵办公室,对注释作了改写。由周扬口述,林默涵当场修改,周扬又改了一次。稿子送出后,林默涵还给当时《鲁迅全集》编辑室负责人王士菁两次去信,称鲁迅答徐懋庸文,经与周扬、荃麟同志商量,作了一些修改,请再斟酌。这些情况,在1966文革发生之后已陆续披露。

牛汉写道:80年代初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冯雪峰学术研讨会上,……几个发言者对冯雪峰在30年代与鲁迅的革命情谊作了热情的赞扬。坐在会场的林默涵举手插话:我提个问题,请解答。冯雪峰是《鲁迅全集》的主持人和定稿人,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注释中,作了歪曲事实的说明,辱没了鲁迅。这则注释是冯雪峰写的,这难道是对鲁迅友情的忠诚表现吗?请大家研讨。”(凭记忆追记,大意不错)会场上顿时哑默无声。这时,我站起来大声说:我能解答这个问题。”……我说:这个问题我以为不应由林默涵同志提出,默涵同志应该是能够解答这个疑问的当事者,至少是熟知内情的人。……”[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S3AtzF2v-RKO_gFSjJD_Zz8fg-AhK46okJfB89WYg5lSD8_coWusogvHcxwRL5B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73273.html

上一篇:喜看天通苑小学的棒球操演练(二)
下一篇:在高密莫言家乡一瞬间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