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宜兴丁蜀陶瓷城一瞥(二)

已有 2554 次阅读 2014-6-30 08:54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宜兴丁蜀陶瓷城一瞥(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6月30日发布


根据宜兴市委书王中苏201355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大会堂上说:“宜兴市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陶都,至今已有7000多年制陶史,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陶瓷产品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典雅古朴、工艺精湛的紫砂,苍翠欲滴、如冰似玉的青瓷,绚丽多彩、端庄凝重的均陶,胎质坚致、美观耐用的精陶和釉色斑斓、丰姿绰约的彩陶,被誉为宜兴陶艺的“五朵金花”,在陶艺之林独树一帜、熠熠闪光。2006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0月,国际陶艺学会授予宜兴“世界制壶中心”殊荣;2009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文化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我市被授予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已逐渐成为宜兴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的确,正像瓷都是景德镇的名片一样,陶都则是宜兴的名片。去年10,我们曾参加了在景德镇举行的国际瓷博会,今年529日中午时分,利用由黄山返程的机会,我们来到陶都宜兴丁蜀陶瓷城参观。说这里是陶瓷世界一点不夸大,数十百家经营各式陶瓷的店铺连成一片,琳琅满目让我真有目不暇接之感。不过最让我感到惊讶的市面萧条,在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漫步浏览过程中,我们所见顾客绝不超过10,至于成交的不可得知。为何生意萧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公款购买消费的大量减少,而公款消费在陶瓷批量经销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再说,这里展销的以艺术性、观赏性的居多,日用工艺性和大众性的很少,一般顾客专程来此购置日用陶瓷的也很少。此外,这里的价格也不是一般顾客所能够承受的。至于说到紫砂热,高潮已过,人们的理性判断力胜过炒作影响的干扰。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观察,第二是观察,第三还是观察。

照片(一)26,(二)26,(三)13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8

中国陶都陶瓷城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国陶都陶瓷城坐落在美丽的太湖西畔——江苏宜兴丁蜀镇。它地处苏浙皖三省要冲,沪宁杭大都市腹地,经济发达,通讯便捷,交通顺畅。已有7000年的制陶史,是历史悠久名满天下的中国陶都。

陶瓷城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陶艺商苑1200套,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已建成投运,全国各大产区已经入住经营,繁华胜景初露端倪。来到这里,您能一日看遍全国的陶瓷精华,一日购到全国的陶瓷精品,一日览尽全国的陶瓷文化,充分领略中华陶瓷的无穷魅力。

目前该项目二期工程已经启动,正在规划建设已故紫砂泰斗顾景舟 朱可心 蒋蓉等名人纪念馆和当代陶艺大师的艺术馆,工作室,以及体验式陶吧,茶文化街,古玩文化街等,中国陶都陶瓷城将成为世界陶艺精品的会展殿堂,世界陶业信息的发布的枢纽,世界陶瓷艺术的交流的中心,世界陶瓷文化的旅游圣地。

中国陶都陶瓷城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以宜兴紫砂文化为特色,以紫砂陶、日用陶、工艺陶、化工陶、建筑陶为核心的综合性陶瓷商贸城。该市场总规划用地面积6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的陶瓷城将与中国紫砂博物馆、古龙窑遗址公园一起构成陶都古镇的三大特色文化旅游新景点。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tAHQ7pkJYIf4cn1kUIkptY011CdRNcGM2BHobrQE7LwI58HPBZirP8BmzC2LTUM5S9PlFUa7Vijc-fenhdAs_

**************88888888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

目录

1概括

2古陶馆

3精品馆

4青瓷馆

5紫砂馆

6均陶馆

7美彩陶馆

8精陶馆

9旅游信息

1概括编辑

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并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始终是宜兴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走向世界的“名片”。

博物馆展品(19张)

多年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积极发挥了展示、传播保护、研究的功能,多次承办了国内外的大型活动,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重要来宾。作为宜兴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的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中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苏宜兴,素以“陶都”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明珠、陶都之光”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的仙鹤山麓,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三千多平方米。馆区依山而筑,气势宏伟.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从建国初期设立的陶瓷陈列室发展而来,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三千多平方米。馆区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集陈列、研究、展览、旅游、购物和陶艺学术交流于一体。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和唯一的地方陶瓷博物馆,在这里能感受到历代陶瓷艺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能体现出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陶瓷艺术发展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格,了解到历代艺人卓越的设计意匠和创作方法并得到借鉴和启发。

馆内藏品系统地反映了宜兴陶瓷发展演进的轨迹,各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陶瓷制品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常年陈列的8000余件陶瓷产品,展示了当今灿烂的宜兴陶瓷文化和巧夺天工的制陶艺术。全馆分设了古陶,名人名作、紫砂、精陶、美彩陶、均陶、青瓷、工业卫生陶及世界陶瓷、国内陶瓷等十六个展厅。在古陶馆,分时期以资料为主陈列了本市区域内出土的汉代印文硬陶,两青瓷、宋代紫砂、明清堆花等古代陶瓷珍品,展现了制陶先民的聪明才智。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清代紫砂《黑衣回纹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珍藏着艺术家们的稀世佳作的名人名作馆,以及被誉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陶展厅仿佛置身于陶瓷艺术的海洋,那质朴的紫砂、端庄的均陶、典雅的青瓷、绚丽的精陶,别致的美陶,丰姿卓越,群芳争艳。

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瓷博物馆以崭新的姿态和焕然一新的面貌,接待了无数批海内外宾朋,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视察并题词,凡来宜兴者必到陶瓷博物馆,以此领略陶都风采。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九十六岁高龄之际挥毫赞誉“宜兴陶瓷、东方明珠”。[1] 

宜兴是陶的古都,宜兴陶瓷博物馆则是陶瓷艺术的殿堂,也是江苏省的重要对外窗口之一。馆内设有紫砂研究所、古陶瓷研究所、以及十多个陶艺工作室,以中国美术大师吕尧臣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创作设计人员每年都有相当的佳作问世,受到世人关注。每年国内外的来宾有数十万人次之多,为宏扬祖国陶瓷文化,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宜兴陶瓷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的结晶,使我们的博物馆放射着灿烂的光彩。瞻望未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出新的贡献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古陶馆编辑

陶器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据考证,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宜兴的先民们就从事农业耕作和制作陶器。宜兴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富有陶瓷原料资源,具有发展陶瓷生产的良好条件。至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已成为江南的制陶中心,烧造釉陶、灰陶和红陶;两晋时期(265-420年)青瓷生产颇具规模,成为青瓷主要产地之一,窑址达十六处;宋代(960-1279年)宜兴陶瓷的生产区域集中在以丁山、蜀山、汤渡(今丁蜀镇)为中心的太湖西岸;至明清(1368-1911年)生产规模扩大,“家家捶泥声、户户制陶忙”。数千年的制陶史从未中断,生产技艺日益精湛,誉享海内外。

宜兴素以“陶都”著称于世,是我国主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古陶馆陈列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古陶瓷均为境内发现和出土,反映了宜兴富有人文特征的陶文化衍生的轨迹,从中我们领略到其卓越的制作意匠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并得到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3精品馆编辑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一部灿烂的物质文明史,而宜兴陶瓷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七千多年的制陶史是辉煌的陶文化发展史。尤其从明清时期开始,紫砂陶器的盛起与均釉陶器的成熟,大批文人的参与和具有文化特征的产品使宜兴以独特风貌蕴育了它陶都的地位。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在制造生活用品时不仅仅满足了实用,同时本能地追求起造型的平衡、色彩和装饰的美观,追求悦目的并具文化气息的感官效果,开始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陶器的特征令人感到质朴和温馨,更符合心理的接受。紫砂器古朴端庄的造型,书法、绘画、金古的揉合,以及均釉陶器的深沉大度和雍容高雅的造型和堆花装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宜兴陶瓷品种,是这种形式的延续和升华。

陈列在精品馆的不同门类、不同品种的珍品,是宜兴陶瓷文化的缩影和见证。历史的沉淀和当代的名匠名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的画,让我们来领略先人的智慧、大师的风采、名人的佳作和瞻望宜兴陶瓷的未来。

4青瓷馆编辑

宜兴青瓷生产始于西周时期(公元11世纪-前771年);到两晋(265-420年)时期,烧造技术已相当纯熟;隋唐时(581-907年)品种较多,产量较大,工艺日精。

宜兴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泛蓝,如冰似水,宛若碧峰翠色,犹如一湖青水;其造型典雅秀逸,装饰端庄雅韵。具有传统特色和极富时代创新的各种产品反映了宜兴青瓷突出的成就。

5紫砂馆编辑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960-1270年)中期,紫砂壶的大量出现则始于明代中期(488-1620年),除壶以外,主要品种还有盆、瓶、文具、雕塑等。

紫砂属无釉陶器,质地细腻,含铁量高,可塑性好,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胎体物理性能与其他陶器也有所不同,具有适当的透气性、且冷热骤变不易炸裂,用其制作的壶泡茶,可以使茶的纯香得到最佳的发挥。

紫砂壶的兴起是缘于文人阶层,逐渐赋予它文人艺术品的性质。它讲究造型和实用功能,镌以书画或以象生决塑器,且留有作者印款,是宜兴特有的陶器工艺品。

6均陶馆编辑

宜兴均陶,即均釉陶器,又称“宜均”。宋代(960-1279年)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有特色的釉色著称于世。史上记载的名窑有明嘉靖、万历年间欧子明的“欧窑”和清乾隆、嘉庆年间葛明祥、葛源祥的“葛窑”。

均陶之美,首在釉色,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数十种,以蓝均最为珍贵。

堆花工艺西晋时(265-316年)已有出现,唐宋时期(618-1279年)极盛,明清时期(1368-1911年)融入均釉陶器,相得益彰,创造了宜兴特有的陶瓷工艺品种。

均釉堆花陶器主要以园林庭院实用陶器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工艺特色。

7美彩陶馆编辑

宜兴美彩陶即宜兴美术陶瓷和彩釉细陶,属陈设艺术陶瓷,是在汲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新葩。以雕塑、花瓶、灯具、壁画和其他实用工艺品为主,釉色丰富,装饰绚丽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

8精陶馆编辑

宜兴精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发展的陶瓷新品种,兼有陶和瓷的特点,堪称陶中精品。

精陶制品呈色稳定,和谐悦目,具有较好的耐冷激变性能和较高的抗冲击强度。

精陶产品以成套餐具、茶具、咖啡具为主,还有盘、瓶、文具等陈设实用工艺品。其中的精炻器产品更具特色,造型简练,装饰明快,材质优异而畅销国际市场。

9旅游信息编辑

适合季节:四季适宜[2] 

游玩耗时:1-2小时

景点门票:票价:20元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丁山北路150号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交通资讯:上海——沪宁高速——经苏州、无锡——到无锡北上转锡宜高速——到宜兴西上宁杭高速往杭州方向——丁山大浦口高速下往洑东方向(注意沿途指示牌约一刻钟就能到达),青海油田度假村到陶瓷博物馆路书:从度假村出来约三分钟到十字路口左转,上104国道往北走,约20分钟就能到达。那边的小路比较难描述,建议多问问人。

停车资讯:博物馆门口有停车特别提示

喜欢饮茶的人很多,买把好茶壶就很重要。买壶当然要到正宗的原产地,博物馆内的工作室就很不错,不同职称的工艺师现场做壶,质量有保证,看中了就可以买上一把带回家。

编辑点评

到了博物馆,可以先去看看陈列馆里的一万多件古陶珍品和现代陶瓷的佳作,欣赏一下优秀的作品,对紫砂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对紫砂没有很深的研究,还是推荐去陶瓷博物馆的数十个工作室里买。那里都是有一定职称的工艺师,做工精细质量有保证,也不会漫天要价。除了大名鼎鼎的紫砂壶外,均陶和精陶也是蛮值得一看。在紫砂馆,除了造型别致的各种壶外,还看到了用紫砂制成的各种小果:板栗、花生、荸荠,跟真的几乎没有区别。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2650.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07785.html

上一篇:宜兴丁蜀陶瓷城一瞥(一)
下一篇:宜兴丁蜀陶瓷城一瞥(三)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