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冬宫博物馆有感(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8月6日发布
冬宫作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这样的重要博物馆仅仅用一个半小时来参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花上整天或者不止一天时间来参观的。我们的旅游团在14:05-14:40 游览参观冬宫博物馆广场;14:45 集合准备参观冬宫博物馆;15:00-15:45 排队;16:00- 17:3 0参观冬宫博物馆。
冬宫建筑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先相比我国故宫要晚得多,两者不仅建筑风格不同而且时代背景也不一致,难以比较,所能说的相同点都是帝王宫殿,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世界四大博物馆之说含有英法美英四强的近代印记。
照片(一)26张、(二)26张、(三)26张,(四)23张,是25日下午随机顺着导游讲解路线选择拍摄的。需要说明,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200卢布/人,摄像机300卢布/人。对于我来说,并未单独付款也未限制拍照。本人艺术细胞较少,欣赏绘画能力较弱,不敢妄加评论,惟有叙述记载而已。
1,
2,疑似普金?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冬宫
百科名片
冬宫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初建于1754-1762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到破坏,战后修复。这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8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7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面向宫殿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内部装饰十分豪华,两厢是高大的大理石柱,长廊,巨形吊灯,屋顶壁画,雕像,屋顶花园等,使整个冬宫显得金碧辉煌,十分气派。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了2吨多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种贵重木材。御座大厅(又称乔治大厅)的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彩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宫内回廊甬道,转折相通,花园苑囿,点缀其间,布局极为得体。
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后来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占据。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
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冬宫 (Winter Palace)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冬宫内珍玩收藏丰富。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的奇珍楼,曾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中,被称为艾尔米塔什(隐宫)。[1]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
的一部分。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浅蓝色的外墙和白色古典的圆柱,使其成为圣彼得堡最优雅的建筑物。宫内有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赫米提巨博物馆,长达20公里的艺廊收藏了数千件艺术作品。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这里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潢,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冬宫广场中间竖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以此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2]
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
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凯特琳过后将他7000册的藏书买下来。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
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包括3000幅的中国年画及在泰国以外最多量的泰
国雕塑。
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 《戴花的圣母》 和 《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据说若想走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约350间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
编辑本段冬宫广场
冬宫广场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吃惊,它的全部建筑非常和谐。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为纪念战胜拿破仑,在广场中央树立了一根亚历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冬宫是昔日沙皇皇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该宫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巴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
的杰出典范。
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
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
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
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前苏联和中共官方的宣传: 晚上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而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阿芙乐尔号的政委别雷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
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
圣母与圣婴: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4]
画家:伦勃朗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是伦勃朗1634年创作的,画中的主人公是伦勃朗深爱的妻子——沙斯姬亚。
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油画《持鞭少年》中宛如少女的这个孩子,是古劳恩博士的小儿子埃特恩努。博士向雷诺阿订购了四个孩子的肖像油画,当时他所创作的孩子们(特别是少女)的肖像画非常惹人喜爱,着也使刚有了长子四十岁的画家雷诺啊的生活富裕了起来。
画家:保罗·高更
画家高更油画作品《朝拜玛利亚》原来的名字叫《伊阿·奥格娜·玛利亚》,在大溪地的族语中,是对天使打招呼的寒暄语。四十三岁的画家高更来到他憧憬已久的乐园大溪地,创作了这幅油画,整个画面充满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岛民的朴素以及他们的信仰。
画家:巴勃罗·毕加索
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创作《牵狗的少年》这幅油画的时候,正是在巴黎处于贫困潦倒的时期。但是,因和费尔南代相爱,画家毕加索创作上从[蓝色时期]一变而为[玫瑰红时期]。这幅作品和蓝色时期的色调相比,蓝色更为明快。这是以杂技团艺人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中的一幅。
画家:亨利·马蒂斯
画家马蒂斯的油画《红色餐桌》诞生时的二十世纪初,巴黎喧嚣着忠实再现现实的写实主义氛围。那时,以透视法和明暗法表现法试图在平面重现现实的艺术,经过十九世纪末以印象派为代表的各种创作手法的尝试之后,得出了结论认为,完全再现现实是不可能的。
地址:宫殿滨河街34号。
交通:到涅瓦大街地铁站下。
门票:外国游客:400卢布/人,国内游客100卢布/人,凭学生证免费。
开放时间:11:00-18:30,周一休息。
旅游注意事项:博物馆内允许拍照摄影,但是器材得购票,照相机200卢布/人,摄像机300卢布/人。
2005年IBM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IBM公司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经多年合作,利用强大的技术手段让古老的艺术遗产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互联网的巨 大潜力,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带给全世界。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皮奥特洛夫斯基博士说:“我们很自豪地向冬宫的参观者奉献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它不仅展示独特的艺术珍藏和沙皇寝宫,而且是当今尖端的电脑技术和非凡的历史艺术遗产相结合的典范。”
http://baike.baidu.com/view/62763.htm
冬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冬宫(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721年(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属俄罗斯巴洛克建筑。
建成之初到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一直是俄国皇帝们的皇宫。冬宫具有双重性,早在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性,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女皇之一。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并于1764年在冬宫内建立了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1917年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博物馆在12月17日庆况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神圣叶卡捷琳娜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接着士兵和工人占领冬宫。
1940—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列宁格勒(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二战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
冬宫是一座主要建筑。它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建于1754-1762年,因为这栋建筑还提拔了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的作品。
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Эрмитаж),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冬宫&oldid=2586124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AC%E5%AE%AB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0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