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呼吁对高龄老人进行抢救性口述史调查

已有 4394 次阅读 2012-4-5 07:25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龄老人, 抢救性, 口述史调查

呼吁对高龄老人进行抢救性口述史调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4月5发布

高龄老人尤其是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是我们当下进行抢救性口述史调查的重中之重。一般说来如果六、七岁已是记事年龄,那么现在85岁以上老人的记事年龄在1932年左右,那正是·一八以来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生态。有计划地组织对全国85岁以上老人进行“九·一八”以来的变化进行口述史调查,将是一次千百万人对现代中国的历史见证,重点对像不仅仅限于南京大屠杀那样的亲历者,需要逐一进行调查,其实就日本侵略者的大屠杀而言岂止一个南京大屠杀概括的。如果我们做好口述史普查将是一次尊重历史、不忘历史、缅怀历史,珍惜和平,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兴中华的历史文化工程!

**************************

中国聚焦:中国再次抢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

20120404 16:19:4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微博

新华网南京4月4日电(记者蔡玉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4日在中国南京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启动新一轮抢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的活动。

在当日的成立仪式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调查首批项目课题小组”与首批受访人员代表夏淑琴、常志强、张秀红等签署了《采访协议书》。84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表示,她一定全力配合采访人员,做好证言,“我要将我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永远留在世上。”老人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口述史是当年历史最好的证言,也是对那些企图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的最有力反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人数越来越少,按照国际标准抢救证言格外重要。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近75年,当年的幸存者中最小的也有75周岁了,很多幸存者已经离开了人世。据朱成山介绍,根据纪念馆掌握的信息,目前存活于世的幸存者仅剩200人左右,平均年龄超过80岁。

朱成山表示,多年来,虽然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调查和采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照国际口述史的相关学术规范和标准,差距仍很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为此,在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相关专家多次商议后,决定成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幸存者)口述史分会。

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扬州大学教授周新国受聘为分会的名誉会长。他说:“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将按照国际标准,深度抢救幸存者证言。”

记者获悉,成立口述史分会后,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调查工作将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过去只注重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短线调查,向长线调查转变,展现大历史变革中的个人生活史,展现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幸存者的全部人生历程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反思。它将告诉人们,战争带给世人的不只是一时的伤痛,而是会影响到受害者、经历者的整个人生,从而更深层次地反映出侵略战争的罪恶。”朱成山说。

二是从过去注重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的量的收集,转向质的提高,集中精力,对重点受访对象深入挖掘。

三是按照国际口述史的模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确保高质量完成此次口述史调查工作。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南京城内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日军残杀,并发生强奸事件两万多起,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南京遭到一场空前浩劫。

多年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忍受着侵略战争给他们带来的伤痛,向世人讲述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与那些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不断进行斗争。

李秀英和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代表人物。其中,李秀英在被日军连刺37刀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在62年之后对当年的战争罪犯提起诉讼,最终取得了胜利。虽然老人已经故去,但老人留下了“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的告诫让人刻骨铭心。

据了解,针对幸存者越来越少的现实,南京市从去年12月起便尝试抢救幸存者证言。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南京市党史协会和南京日报社,共同发起了“我的亲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征文活动,面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人,征集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征文活动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响应。87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杨翠英表示,她要通过请人整理口述实录的办法参加征文活动,向人们讲述当年侵华日军屠杀她父亲、弟弟和舅舅等亲人的悲惨经历。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2-04/04/c_111736376.htm1 2 3 下一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555497.html

上一篇:2012壬辰年清明节怀念“沉默的道钉”
下一篇:中国美国历史文章目录(《历史研究》2000~2011)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3 曹聪 吕喆 李方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