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误导
黄安年文 2007年3月12日
(按:科学时报2007年2月9日第A4版发表了笔者的《警惕“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误导》一文,全文如下:
警惕“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误导
21世纪还是“美国世纪”吗?回答是否定的。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回答同样是否定的。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为封面,通篇内容宣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笔者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说实在是一种误导。
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说法是《幸福》、《生活》和《时代》杂志主编亨利·卢斯在1941年提出的。他说:“20世纪是我们的世纪。说它是我们的,不仅是指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纪,还因为这是美国成为世界统治力量的第一个世纪。”此后,“美国世纪”说成了美国霸权主义和超级霸权主义的代名词,美国霸权主义也被世人批判了60多年,直到现在。一国世纪说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观和思维模式,中国政府一贯声明永远不称霸,自然不能接受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说。
中国目前只是发展中的国家,按照发展规划与现实的情况,要到21世纪中才进入那时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GDP经济总量上相当于或略高于占世界第一位的美国。但是在人均GDP总量方面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相差4倍多,恐怕还要再花上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赶上或者略为超过美国的人均GDP经济总量,并且在其他重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上和美国持平。同时,我们在谈到一个国家崛起引起世界排名地位的变化时,不仅要考虑一个国家的纵向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在国际上横向发展的趋向,我们决不能把中国的发展建筑在美国、日本已经衰落和不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宁可把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继续发展速度估计得快些。既然如此,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显然是违背事实的。
与19世纪或20世纪的大国崛起不同,中国在21世纪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以牺牲美国、日本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实现21世纪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种导致世界大国双赢或者多赢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需要美国、日本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有利于美国、日本和周边国家的继续发展。21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中美、中日、中国和东盟及周边国家多赢的过程。那种21世纪是一个国家的世纪的预测和论断是以排他性为前提的,存在着明显的误导。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大发展的世纪,是全球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社会思想文化求同存异的多样化发展的世纪,不是一个国家主宰的单极化的霸权主义时代。21世纪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来主宰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它既不可能是“美国世纪”,也不可能是“中国世纪”,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之说既不符合中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战略和共同发展政策,也不符合21世纪的全球化多极化民主化历史发展潮流。21世纪应该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世纪,这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界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大洲所作出的具体贡献而不考虑外界的因素。经济全球化不是一国主导化,国际关系多极化不是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也不是基督化、儒学化或伊斯兰化。
所谓“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不仅是一种舆论虚构和制造“中国威胁”论的陷阱,也是中国某些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一厢情愿。它将使中国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之中。我们应该注意,“美国世纪”说是美国已经崛起了约半个世纪光景后才由美国人提出来的,而现在中国刚刚迈向小康,就招来一波又一波的“中国世纪”说,你说怪也不怪?国内某些人面对这种虚幻的满足感,滋长了一股头脑发热、缺乏忧患意识,只看纵向发展、不顾横向比较的心态,这种心态极不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笔者主张,我们应当高度警惕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误导。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2007年3月12日按:
这篇文章刊登的经过是这样的,2月3日笔者接到科学时报编辑张其瑶的约稿信。同日我复信“感谢你代表科学时报编辑部来信组稿。不过我真不知道你们究竟要我写什么,我倒希望你先看看我在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上发表的许多文章,从中看你们对那些热点感兴趣?” 其瑶编辑随即回信:“我是在学术批评网上知道您的,我们报纸一直十分关注学术腐败问题,以往也做过不少报道,这次筹办评论版,这类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非常期待您就这类问题赐稿。”4日我回信说:“我想先给你一篇短文《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看是否适合?我以为这涉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如果不合适就算了。关于学术腐败问题,我准备写一篇关于学术量化和学术腐败的短文。”5日我收到其瑶编辑的信:“ 您的稿子收到了,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在近期刊出。待见报后,我会给您寄样报。” 3月12日其瑶编辑来信:“您的《21世纪是美国世纪吗》一文已经在本报2月9日第四版刊出,标题做了改动,内文也略做了改动。样报我寄到您家中的地址,您也可以到http://www.kexue.com.cn/dz/dznews_photo.aspx?id=328看一下电子版。”
需要说明的是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研究/2007年1月24日首发了我的《警惕“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误导》一文,给科学事报的文章是在这个基础上精炼压缩而成的。1月24日稿全文如下:
*******************************************88
中国新闻网2007年1月23日刊登 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称“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实力持续上升,海外投资和对全球天然资源的需求左右了世界经济,外交上也积极进取,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因此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整组报道每个页码上部均以中文书法标以‘中国世纪’”。“李伯瑟尔说:‘中国人都很谦虚,但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一点也不夸张’”。“2006年芝加哥国际事务委员会和亚洲社会组织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中国人认为中国应该在全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大部分的中国人还相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赶上美国。”文章的“第三部分:谁的世纪?”谈到:“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的过程是可控的,这个过程不是必然引发德国或日本崛起时发生的那种恐怖局面,让我们为此举杯庆祝,但不要过分乐观。中国和美国之间不一定要有战争、灾难以及失去控制的经济竞争。但在这个世纪里,美国实力将会相对削弱,中国的实力则会提高。这个蛋糕很早以前就烤好了。”
通观《时代周刊》宣扬“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实在是一种误导,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和如何“善意”,这种误导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来说,其弊远大于利,“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说应当废止。我们的宣传机构应当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不实。
笔者之所以强调“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系误导,其主要观点是:
第一.我们一贯主张21世纪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和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它不是一个国家主宰的单极化的霸权主义时代。和19、20世纪不同,在21世纪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来主宰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它既不可能是美国世纪,也不可能是中国世纪,或者日本世纪、欧盟世纪、俄罗斯世纪、太平洋世纪、两大洋世纪、亚洲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既不符合中国的一贯外交政策,也不符合21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第二.从历史上看,一国世纪说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观,19世纪的英国世纪,20世纪的美国世纪均是如此。1941年媒体《幸福》、《生活》和《时代》杂志主编亨利·卢斯提出的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纲领,显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从而也遭到全世界的批评和责难。中国政府一贯宣称永远不称霸,因而自然不能也不该接受“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说。
第三,中国目前只是发展中的国家到21世纪中才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和人均GDP占世界第一位的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恐怕还要花上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赶上或者和美国的人均GDP持平,这里的前提还在于中国要保持目前和平发展的势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美国要保持低于中国快速发展的趋势。如果中国可以自控,那么美国的发展速度中国是难以左右的,既然如此,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也是名不副实的。
第四,在21世纪崛起的新型大国并不以牺牲别人大国发展为条件,这是一种双赢或者多赢模式,以中美关系为例,中国的发展需要美国,不以削弱美国为前提,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美国的继续发展,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美国的相对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中美双赢的局面。因而21世纪是一个国家世纪的预测的排他性前提存在误导。
第五,所谓“21世纪是中国世纪”是一种舆论虚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制造“中国威胁”论的陷阱,使中国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国际环境之中。人们清楚在20世纪的历史上,美国世纪说是1941年美国人自己提出来的,那时离美国1894年已经崛起已经过了48年约摸半个世纪光景,现在中国刚刚开始迈步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还刚刚迈入小康,就招来一波又一波的中国世纪说,你说怪也不怪?
第六,所谓“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虚构,只是中国某些狭隘民族主义的一厢情愿的满足感,这种虚幻的满足感,形成一股头脑发热,缺乏忧患意识,只看纵向发展,不顾横向比较的潮流,这种心态极不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笔者在一年半多以前针对当时媒体鼓吹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说,著文《慎提21世纪是中国世纪》发表在2005年5月12日学术交流网上,现在全文附后:
近来两岸政治人物和新闻媒体多次提出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论点,笔者以为期望21世纪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可以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说,不仅不是一个科学的提法,而且可能会导致某些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因而应当慎提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之说。
说到某个世纪是某个国家的世纪,人们很自然想起历史上有过19世纪是英国世纪说,20世纪是美国世纪说,而这一说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的现实,但是它却成为宣扬19世纪的英国霸权和20世纪的美国霸权的有力佐证。人们没有忘记1941年媒体《幸福》、《生活》和《时代》杂志主编亨利·卢斯提出了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纲领。他说:“1919年,我们本来拥有史无前例的实现世界领导权的绝妙机会,正如俗话所说的装在银盘里奉献给我们的绝妙机会。我们当时不懂得这种机会。威尔逊没有抓住。我们把它丢掉了。,这种机会继续存在。我们在二十年代错过了这个机会,而在三十年代的混乱里我们又破坏了这个机会。.......罗斯福应当作到威尔逊所没有作到的。让我们看看十二世纪吧。这是我们的世纪。说它是我们的,不仅是指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纪;说它是我们的,还因为这是美国成为世界统治力量的第一个世纪。”杜鲁门在继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告诉一位来访者说;“俄国人不久会被放到他们应坐的座位上去的,然后美国将领导世界,按照确当的方式去管理世界。”(威廉斯《美国外交的悲剧》第168页,中译本) 。从此以后,美国世纪说成了美国霸权主义和超级霸权主义的的代名词,美国霸权主义也被世人批判了60多年,直到现在。
纵观当今情势,如果我国继续保持现代化快速的发展态势,如果整个国际环境继续保持着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和平与发展的势头,那么中国很可能在21世纪中叶在国民总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上达到和美国持平甚至略有超过的程度,中华民族有可能实现几个世纪以来的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一再宣布中国是和平崛起,中国永远不称霸,即使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称霸。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把中国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成是中国世纪,从而给别人以“中国威胁”论的口实。
再说和19世纪、20世纪不同,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大发展的世纪,是全球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社会思想文化求同存异的多样化发展的世纪。在21世纪美洲、欧洲在继续发展,亚洲在崛起,非洲在急起直追,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等发达国家在继续发展,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在崛起,21世纪已经不能说是大西洋的世纪、太平洋的世纪、或者是印度洋的世界,也不能说是欧洲世纪、美洲世纪、或者是亚洲世纪。21世纪应该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世纪,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洲的世纪。这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鉴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洲所做出的具体的贡献而没有外界的因素。经济全球化不是一国主导化,国际关系多极化不是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不是基督化、儒学化或伊斯兰化。
此外,大国实力的更迭,并不一定意味着以牺牲他国和削弱他国为前提条件,21世纪大国实力的更迭可以而且应该实现双赢和多赢。从这个意义上说,把21世纪说成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洲、某个洋的世纪是不妥的。如果一定要给21世纪一个说法,那21世纪是和平、发展、共赢的世纪的说法为好,它也是中国理应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世纪。
还有我们要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美国1894年已经在工业产量方面跃居世界第一位,相当于居于当时居于第二第三第四位德英法三国的总和还多。1916年美国开始成为资本输出国,确切地说,在这一年美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即使这样美国也没有宣扬,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只是到了1942年,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强国,这时“20世纪是美国世纪”才大张旗鼓地宣传开来。即使按乐见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在21世纪初来说什么21世纪是中国世纪也是实在不够格的。未来不等于现实,不能历史进程不能提前预支。当今的中国国民总收入或者GDP只相当于处于全球第二位的日本的40%左右,距离超级大国的美国相距更远,至少在21世纪上半期还不能说,更何况,即使我们的实力大大地超过美国的经济实力,我们也不该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或者21世纪是中美两国的世纪等等。
对于高兴地看到中国崛起的朋友因而认同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说法,我们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还是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为好。我们更要警惕在宣扬21世纪是中国世纪,China Century的背后,使我们不能保持清醒头脑,而“中国威胁论”则不利于我国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2005年5月12日首发)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研究/2007年1月24日首发
********88
附图为 1.中国新闻网2007年1月23日刊登 1月22日出版的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